刘财主还想争辩,我猛地一拍惊堂木:“若不从判,本官就查查你这些年的税账!”
他顿时蔫了,只好认罚。老农千恩万谢地走了。
退堂后,我还在恍惚中,师爷过来躬身道:“大人今日判得英明!既保全了百姓生计,又让刘财主无话可说。”
我苦笑。这只是基本的司法智慧而已。
回到后堂,我对着铜镜打量自己—确实是我的脸,但年轻了些,留着胡须,穿着古装。案上有官印和文书,印上的名字是“秦枫”,与我的名字同音不同字。
看来我是穿越到了一个类似古代的平行世界,成了这里的法官。
可是怎么回去?为什么来到这里?
我想起苏瑾的话—“五运六气,时空相通”。难道《内经》中真的隐藏着穿越时空的秘密?
还有,我在这里能做什么?只是替古人审案吗?
一连几天,我都在处理各种案件。凭借现代法律知识和《内经》的平衡智慧,我断案如神,很快赢得了“秦青天”的美誉。
但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回去。苏瑾还在狱中,陷害我的人还在逍遥法外,我必须回去揭穿真相!
直到那天,一桩特殊的案子出现在我面前。
告状的是个年轻女子,声称自己被富商诬告偷窃,而下令抓她的县官收受了贿赂。
我一看案卷就发现了问题—证据薄弱,程序违规,与我的遭遇如出一辙!
开堂审理时,我更加震惊—那富商的长相,竟与现代的张伟有七分相似!而那个被诬告的女子,眉眼间像极了苏瑾!
难道是巧合?还是这个时空在映射我的现实?
我仔细审理此案,发现证据全是伪造的。我当庭释放了女子,革职查办了贪官,并下令逮捕富商。
退堂后,女子前来道谢:“多谢大人明察,还小女子清白。”
我看着她酷似苏瑾的脸,忍不住问:“姑娘可懂医术?”
她一愣:“略知一二,家传的。”
“可知道《黄帝内经》?”
她眼睛一亮:“大人也懂医?《素问》《灵枢》,小女子倒背如流!”
我激动得几乎颤抖:“那你知道‘五运六气,时空相通’是什么意思吗?”
她蹙眉思索:“《素问》中确有‘五运六气’之说,讲的是天地气机变化。但‘时空相通’...小女子才疏学浅,未曾听闻。”
我有些失望,但还是不死心:“那姑娘可知道,如何通过《内经》的智慧,穿越...呃,跨越不同境地?”
她似乎被问懵了,良久才说:“《内经》云:‘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大人若想通达不同境地,或许应当顺应气机,找到天地人相感相应的那个点。”
顺应气机?相感相应?
当晚,我反复琢磨这句话。什么是“气机”?如何“相感相应”?
我联想起自己的经历—是在我运用《内经》智慧审案,为冤者伸张正义时,才感受到了时空的异常。
难道...穿越的关键在于“知行合一”?在于将《内经》的智慧用于实践?
我决定做一个实验。
第二天,我故意接手一桩棘手的冤案,全力以赴地运用《内经》的平衡智慧审理。在宣判的那一刻,我集中精神,默念苏瑾告诉我的那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