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路上,张琪挽着我的胳膊说:“今晚有新更的偶像剧,一起看啊?”换做前世,我肯定一口答应,可现在,我摇了摇头:“不了,我得回家补数学。”
张琪惊讶地瞪大眼:“你转性了?以前你比谁都爱追剧。”
我笑了笑没解释。回到家,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从数学课本第一页开始啃。集合的定义、元素的性质、子集的判定……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反复读好几遍,才能勉强理解。遇到例题,我先遮住答案自己做,往往一道题要琢磨半小时,算错三四次,才能得出正确结果。晚上十一点,妈妈端着牛奶进来,见我还在做题,心疼地说:“别太累了,早点睡吧。”
“妈,我再做两道题。”我抬头时,才发现手腕已经酸得抬不起来,眼睛也干涩发胀。可看着课本上划满的重点,想到前世的遗憾,我又咬了咬牙,灌下牛奶继续做题。
一周后的数学小测,试卷发下来,我看着上面的65分,心里却很平静。前世第一次小测我只考了43分,这次虽然依旧不算好,但至少有了进步。李老师在讲台上特意提到我:“林晚这次进步很大,从40多分涨到65分,说明她用心了,大家要学她的态度。”
周围同学的目光投过来,没有了之前的嘲讽,多了几分惊讶。我攥紧试卷,指甲掐进掌心——这只是开始,我必须更努力。可现实很快给了我一巴掌,接下来的物理课,讲到“受力分析”,我看着黑板上的示意图,脑袋里一片空白。课后作业,我对着题目熬到凌晨,还是一道题都没做出来。那天晚上,我坐在书桌前,看着满纸的红叉,突然崩溃地哭了。我是不是真的太笨了?就算重来一次,也还是赶不上别人?
2 遇见江辰,抓住“救命稻草”
高一上学期的期中考试,学校采用混班考试。我被分到高二(1)班的教室,刚放下书包,就看到一个男生走进来。他穿着干净的白衬衫,牛仔裤,阳光洒在他身上,像镀了一层金边。五官立体,眉眼清澈,走路身姿挺拔,一看就让人觉得舒服。
是江辰。学校的“风云人物”,比我高一级,常年霸占年级第一,是老师眼中的得意门生,也是女生们暗恋的校草。前世我对他的印象只停留在“别人家的孩子”,毕竟我们不在一个年级,几乎没交集。
他走到我旁边的座位坐下,动作轻柔地拿出文具。考试时,我看着试卷上的数学题,手心直冒汗。前面的选择填空还能勉强应付,后面的大题却卡了壳。一道函数题,我算了十几分钟,草稿纸写满两张,还是没算出结果。中场休息时,我趴在桌上叹气,余光瞥见江辰在看数学竞赛题集。他看得专注,手指在书页上轻轻滑动,眉头微蹙,像是在思考难题。
我犹豫了很久,终于鼓起勇气戳了戳他的胳膊:“那个……这道题,你是不是有更简单的解法?”我指着试卷上那道卡壳的函数题,声音小得像蚊子叫。
江辰抬起头,眼里带着一丝惊讶,随即温和地笑了:“你也做这道题?”
“考试时遇到的,我用的方法太麻烦,算不出来。”我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江辰没有犹豫,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写下两种解题思路,一边写一边讲:“这道题可以用数形结合,把代数问题转化成几何图形,找到交点就好……”他的声音温和,讲解清晰,几句话就点透了我纠结很久的问题。我茅塞顿开,忍不住感叹:“原来还可以这样解,太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