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她的声音清润,娓娓道来,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马文才看着她,雨丝落在她的发间眉梢,竟让她那张本就清秀的脸庞,添了几分柔和。他忽然觉得,这个谢青,似乎与他想象中有些不同。

“谢兄所言有理。”马文才收回目光,语气缓和了些许,“只是,有时候,所谓伊人,并非真的在水一方,或许只是被迷雾遮挡了去路。若有足够的勇气与手段,拨开迷雾,未必不能得偿所愿。”

他的话意有所指,谢道清听出了几分强势。她笑了笑,没有接话。每个人的处世之道不同,她并不想与此人争论。

梁山伯在一旁打圆场:“好了好了,今日雨大,我们还是回屋讨论学问吧。我最近看了一本关于算经的书,有些地方不甚明白,正好向两位请教。”

众人便结伴往宿舍走去。雨还在下,石板路上溅起细密的水花。谢道清走在后面,看着前面马文才挺拔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个看似孤傲的人,或许也并非全然的冷漠。方才他问话时,眼神中似乎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认真。

日子在晨钟暮鼓、青灯黄卷中悄然流逝。谢道清渐渐适应了书院的生活,也与周围的同窗熟悉起来。她与梁山伯性情相投,常常一起探讨学问,切磋诗画,关系颇为融洽。而与马文才,虽仍谈不上亲近,却也渐渐有了些交集。

马文才发现,这个谢青,不仅学识渊博,见解独到,而且性子沉稳,遇事不慌。有一次,几个纨绔子弟在书院外寻衅滋事,欺负一个寒门学子,谢青虽未直接出手,却几句话点醒了围观的先生,巧妙地化解了冲突。那份从容不迫,连他都暗自佩服。

他开始不自觉地关注起谢道清。会留意她在课堂上的发言,会在意她对自己诗赋的评价,甚至会因为看到她与梁山伯相谈甚欢而感到一丝莫名的烦躁。

他自己也说不清这种烦躁源于何处。或许是因为,谢青身上那种独特的气质,像一块温润的玉,吸引着他去探究;或许是因为,她的存在,打破了他对周遭一切的固有认知。

一日,书院组织学子们去郊外踏青。春日正好,惠风和畅,田野间繁花似锦。

谢道清换上了一身轻便的男装,跟着众人一同前往。她平日里多在书院,难得有这样亲近自然的机会,心情也格外舒畅。她采了几支不知名的野花,正欲插进随身携带的竹筒中,却不慎脚下一滑,踉跄着向后倒去。

“小心!”

一只有力的手及时扶住了她的胳膊,将她稳稳拉住。

谢道清惊魂未定地抬头,撞进一双深邃的眼眸里。是马文才。

他的呼吸有些微促,显然是快步赶过来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脸上,勾勒出清晰的轮廓,那平日里带着倨傲的眉眼,此刻竟染上了几分担忧。

“多谢马兄。”谢道清站稳身子,脸颊微微发烫,连忙抽回自己的胳膊。

“无妨。”马文才的目光落在她手中的野花上,顿了顿,“谢兄也喜欢这些花草?”

“只是觉得好看罢了。”谢道清将花放进竹筒里。

“前面有一片杏林,花开得正盛,谢兄有兴趣一观吗?”马文才问道,语气比往常温和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