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暮春的雨,总带着几分缠绵的湿意,打在尼山书院的青瓦上,淅淅沥沥,像是谁在檐下低吟浅唱。

谢道清拢了拢素色的襦裙,将被风吹乱的一缕发丝别回耳后。她站在书院东侧的回廊下,望着庭院中被雨水洗得愈发青翠的修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那枚温润的玉佩。

这里是尼山书院,齐鲁之地的文脉所在,汇聚了天下不少世家子弟与寒门才俊。而她,琅琊谢氏的嫡长女谢道清,本应在江南的深闺中学习女红、诗书,为将来的婚嫁做准备,此刻却一身男装,化名“谢青”,成了这书院中一名特殊的学子。

此事说来荒唐,却源于父亲一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且让她去见识见识世间百态”。谢家虽是簪缨世家,却也并非墨守成规,父亲疼她,见她自幼便对经史子集表现出远超闺阁女儿的兴趣,便动了这个念头,托了关系,让她女扮男装,混入这尼山书院,只盼她能学有所成,也开阔眼界。

“谢青,愣着做什么?马文才他们在前面等你呢。”一个清朗的声音自身后传来。

谢道清回头,见是同窗梁山伯。他穿着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面容清秀,眉宇间带着几分书卷气,笑容温和,像春日里的暖阳。

“来了。”谢道清微微颔首,收回目光,跟上梁山伯的脚步。

转过回廊,便见不远处的凉亭下,站着几个人。为首的那个,身着宝蓝色锦袍,腰束玉带,身姿挺拔,面容俊朗,只是眉宇间带着一股生人勿近的倨傲。正是马家公子,马文才。

马文才出身北方望族,家世显赫,在书院中向来是众星捧月的存在。他才华横溢,却也性情孤傲,眼高于顶,寻常学子很难入他的眼。谢道清初来乍到,与他并无太多交集,只知道此人不好相与。

“文才,你看谁来了?”梁山伯笑着招呼道。

马文才的目光落在谢道清身上,带着几分审视。他记得这个“谢青”,入学时便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轰动,只因那气度,虽着男装,却自有一股清贵难言的韵味,不似寻常世家子的张扬,也不似寒门学子的局促。后来才知,竟是江南琅琊谢氏的子弟,难怪。

“谢兄。”马文才微微颔首,语气平淡,听不出太多情绪。

谢道清亦回了一礼:“马兄。”

她对这位马公子,谈不上喜欢,也说不上厌恶。只是觉得他像一株带刺的寒梅,远观尚可,近了,便容易被刺伤。听说他与梁山伯之间,似乎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较劲,或许是文人相轻,或许是家世背景的差异所致。

“方才听闻谢兄对《诗经》颇有研究?”马文才忽然开口,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谢道清略感意外,点了点头:“略知一二,谈不上研究。”

“哦?”马文才挑了挑眉,“那不知谢兄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句,有何见解?”

这问题问得有些突然,也有些私人。谢道清沉吟片刻,答道:“此句以秋景起兴,描绘出一种朦胧、缥缈的意境。所谓伊人,可望而不可即,既有追寻的执着,也有求而不得的怅惘。马兄以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