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盯着那行字,陈曦愣了足足半分钟。她反复刷新短信页面,又打开手机银行确认,看到余额里多出来的10元,心脏突然“砰砰”跳起来。这不是诈骗,是真的有钱拿!她攥着手机,指节都泛了白,鼻尖突然有点酸——好久没这么轻松地赚到10块钱了,不用看老板的脸色,不用加班,只是走了段路而已。

从那天起,陈曦的生活多了件“要紧事”——做系统任务。系统的任务大多贴合日常,难度循序渐进:“比价五家超市的鸡蛋价格,截图上传,奖励5元”“用旧T恤改造成购物袋,拍照验证,奖励8元”“晚上8点后购买超市打折蔬菜,凭小票兑换,奖励3元”。

她做得格外认真。每天下班,她会绕路去三家超市看鸡蛋价格:小区门口的超市鸡蛋4.5元一斤,菜市场旁边的超市4.2元一斤,最远的那家连锁超市搞活动,3.9元一斤。她会把每家的价签拍下来,存在手机相册里,按价格排序后再上传系统。有次为了凑齐五家超市的比价记录,她绕了近一个小时的路,回到家时已经晚上九点多,肚子饿得咕咕叫,只能泡碗泡面吃。

周末在家,她翻出衣柜里穿不了的旧T恤——有件粉色的T恤是路遥去年送她的生日礼物,领口松了,她舍不得扔,就跟着网上的教程缝缝补补。她没有缝纫机,只能用手缝,针脚歪歪扭扭的,手指被针扎破了好几次,渗出血珠,她就用嘴舔舔,继续缝。当终于把旧T恤改成一个能装东西的购物袋时,她拍了张照片上传系统,没过几分钟,就收到了8元的奖励。看着手机里的到账短信,她拿着那个歪歪扭扭的购物袋,忍不住笑出了声。

晚上8点,她准时出现在小区门口的超市。蔬菜区的打折牌刚摆出来,阿姨们就围了上去。陈曦挤在中间,挑着那些快蔫掉的青菜、打折的土豆和胡萝卜——这些菜比新鲜的便宜一半,回家煮煮也能吃。有次她看到一颗打折的卷心菜,只要一块钱,刚想拿,就被一个阿姨抢走了。她没敢争,只能在旁边等,直到阿姨们都挑完了,才捡到一颗更小的卷心菜,付了八毛钱。

半个月后,陈曦的银行卡余额涨到了1200元。她先给妈妈转了500元,发微信说“妈,你去做理疗吧,不够再跟我说”;又给弟弟发了200元,说“买点辅导书看看”。剩下的500元,她买了两袋米、一桶油,还买了点鸡蛋和青菜,把冰箱塞得满满当当。那天晚上,她煮了碗西红柿鸡蛋面,放了两个鸡蛋,吃的时候眼泪差点掉下来——这是她三个月来,第一次吃得这么饱、这么踏实。

周末,陈曦约路遥在巷口的麻辣烫店见面。路遥是她的发小,两人从初中就在一起,后来又一起考到这座城市的大学,毕业后也留在这里打拼,算是彼此最亲近的人。

路遥来得比约定时间晚了十分钟,一坐下就把黑色的双肩包往桌上一扔,语气里满是烦躁:“别提了,今天陪客户逛了一下午商场,脚都快断了,结果客户还是没签单,这个月的绩效又悬了。”她一边说,一边拿起菜单,勾了好几个荤菜:“肥牛、午餐肉、鱼丸,今天我得好好补补。”

陈曦给她递了双筷子,笑着说:“别气了,先吃点东西。今天我请你,我最近攒了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