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李连长,放下我,还有一箱急救包落在后面,那里面的药能救好多人!” 陈默挣扎着想要下来,却被李建国死死按住。“别废话!” 李建国的声音沙哑,带着哭腔,“物资没了可以再找,你要是没了,咱对得起你跑这么多趟给咱送东西吗?对得起你从未来带来的希望吗!”

终于,他们冲进了密林,日军的火力被茂密的树木挡住,暂时无法追击。李建国把陈默放在一棵大树下,立刻让卫生员过来处理伤口。可卫生员手里只有简陋的布条和草药,看着陈默伤口里不断渗出的血,急得直跺脚。

陈默忍着疼,从怀里掏出最后一个军用急救包,递给卫生员:“用这里面的止血粉和无菌纱布,先止血,再包扎。” 卫生员接过急救包,按照陈默说的步骤操作,伤口的出血量很快就减少了。

当晚,他们在密林中搭建了临时救护棚,一盏油灯挂在棚顶,昏黄的光芒照亮了棚内的简陋景象。李建国亲自坐在陈默身边,拿着干净的布条,小心翼翼地擦拭他胳膊上的血污。他的动作很轻,生怕弄疼陈默,粗糙的手指碰到伤口时,还会下意识地停顿一下。

棚外传来士兵们整理装备的声音,偶尔还有低低的交谈声,都是在说今天陈默救了通信兵的事。陈默看着李建国专注的侧脸,突然轻声问:“李连长,你说,未来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

李建国手上的动作顿了顿,他抬起头,望向棚外漆黑的夜空,星星在云层中闪烁。他笑了,笑容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声音温柔却坚定:“俺想啊,未来的中国,肯定没有鬼子,没有战争。老百姓能安安稳稳地种地、过日子,顿顿都能吃上饱饭。孩子们能背着书包上学,不用再像现在这样,跟着队伍东躲西藏,连书都没得读。”

陈默听着,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他想起自己生活的年代:高楼大厦林立,马路上车水马龙,孩子们在公园里奔跑嬉戏,老人们在广场上跳舞下棋。李建国憧憬的一切,都已经变成了现实,而这一切,都是眼前这些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

他握紧李建国的手,眼神坚定:“李连长,你放心,未来的中国,比你想象的还要好。没有战争,没有苦难,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你们现在的付出,都值得。”

李建国看着陈默的眼睛,重重地点了点头。他拿起油灯,凑近陈默的胳膊,仔细查看包扎好的伤口,轻声说:“俺信你。等把鬼子赶出去,俺一定要亲眼看看那样的中国。要是看不到,俺也会告诉牺牲的兄弟,他们的血没白流,未来的中国,很好。”

油灯的光芒映在两人脸上,棚外的风声渐渐变小,仿佛在倾听这跨越时空的承诺。陈默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和李建国,和这支队伍,早已不仅仅是 “合作者”,而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的亲人。

陈默的伤口在现代急救包的作用下愈合得很快,不过三天,就能勉强活动胳膊。这天清晨,他坐在救护棚外的石头上,摩挲着怀里的怀表,指腹反复蹭过表盘内侧的凹痕 —— 仅凭他一人输送物资,顶多缓解一时困境,日军的围剿越来越密集,下次再遭遇主力部队,李建国的队伍恐怕还是难以招架。唯有带一支懂现代战术、有实战经验的队伍过去,才能真正帮先辈们撕开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