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接下来的日子,陈默的穿梭更加频繁。他不仅带物资,还开始给士兵们讲解现代战术。在一次隐蔽行军训练中,他教士兵们如何利用植被伪装自己,如何判断日军的行军路线。“日军行军时,通常会沿着道路走,而且每隔五十米会有一个尖兵,我们要避开这些路线,从侧面迂回。” 他一边说,一边在地上画出简易的地形图,用石子代表兵力部署。

士兵们听得格外认真,王小虎还拿出一个小本子,把陈默说的重点都记下来,虽然字写得歪歪扭扭,却一笔一划格外用力。“陈同志,你懂的真多,比俺们以前学的战术厉害多了!” 陈默笑了笑:“这些都是后人总结的经验,能用到实处,才不算白费。”

有一次,陈默带来了一台小型发电机和几台对讲机。当他教会李建国用对讲机与远处的哨点通话时,李建国激动得直拍大腿:“以前联系哨点,得派通信兵跑几十里路,遇到鬼子还得绕路,现在对着这玩意儿说话就行,太方便了!” 他拿着对讲机,对着里面喊:“小王,听到请回答!” 不一会儿,对讲机里传来清晰的回应,李建国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陈默看着这一切,心里既欣慰又沉重。他知道,这些现代物资和战术虽然能提升队伍的战斗力,但历史的大方向无法改变。他能做的,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减少牺牲,让更多人能活着看到胜利的曙光。每次穿梭前,他都会对着怀表默念:先辈们,再等等,我会带更多希望回来,和你们一起守护这片山河!

日军的围剿来得比预想中更凶猛。那天清晨,天刚蒙蒙亮,陈默正和李建国的士兵们在山坳里休整,准备趁着晨雾转移。突然,东边的山坡上传来密集的枪声,子弹像暴雨般砸进营地,几个正在生火的士兵来不及反应,就倒在了血泊中。

“是鬼子的主力!快带伤员撤!” 李建国抓起身边的步枪,对着士兵们嘶吼。陈默瞬间绷紧神经,退伍军人的本能让他立刻找了个土坡作掩护,同时从背包里掏出望远镜 —— 只见黑压压的日军正从三面合围,人数至少有两百,还带着两挺重机枪,火力远胜他们。

“李连长,东侧是悬崖,西侧有片密林,我们往西边撤,用密林挡重机枪火力!” 陈默快速判断地形,对着李建国大喊。他知道,硬拼肯定不行,只能靠地形突围。李建国立刻点头,指挥士兵们组成防御队形,掩护伤员向密林转移。

陈默则留在最后,他捡起一把士兵掉落的 “汉阳造”,快速检查枪膛、上膛、瞄准,动作一气呵成。他锁定了远处重机枪旁的日军射手,深吸一口气,扣动扳机 ——“砰!” 子弹精准击中射手的肩膀,重机枪瞬间停火。士兵们趁机推进,朝着密林方向撤退。

可没跑多远,日军的另一挺重机枪又响了起来,密集的子弹扫向正在转移的伤员。一个年轻的通信兵背着电台,眼看就要被子弹击中。陈默眼疾手快,猛地扑过去,将通信兵按在地上。就在这时,一颗流弹擦着他的胳膊划过,带出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冲锋衣。

“陈同志!” 李建国回头看到这一幕,眼睛都红了。他不顾一切地冲回来,一把背起陈默,扛着步枪就往密林里跑。子弹在他们身边呼啸而过,溅起的泥土打在脸上生疼。陈默趴在李建国的背上,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急促的呼吸和颤抖的肩膀 —— 这个平日里铁血的连长,此刻正拼尽全力护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