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轻时攒的工资买的,”刘静拿起胸针帮她别在衣领上,指尖轻轻拂过她的肩膀,“那时候总想着,要是能有个女儿,就把这个送给她,让她知道,女孩子也能追着星星跑。现在送给你,正好。”
英子低头看着胸前的胸针,忽然想起高三那年,她因为宋倩反对她学天文,偷偷把天文馆的志愿者证藏起来,是刘静在她书包里发现了,没告诉任何人,反而帮她找了很多天文类的资料。“阿姨,谢谢您。”她声音有点哽咽,“要是没有您,我可能……”
“傻孩子,”刘静打断她,“路是你自己走的,我只是推了你一把。”她抬手看了看表,“不早了,我得回去了,你季叔叔还等着我做饭呢。”
送刘静下楼时,雪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照下来,把雪地映得亮晶晶的。刘静走了几步,忽然回头:“对了,下周有个航天局的老专家讲座,我托人给你弄了张票,到时候我陪你去。”
“您还帮我弄了票?”英子惊讶。
“那当然,”刘静笑了,“我得看着我们英子,正式踏入星河呀。”
讲座那天,英子特意穿了件白衬衫,别着刘静送的胸针。刘静比她早到十分钟,手里拿着本笔记本,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笔记。“这是我昨天查的资料,”她把笔记本递给英子,“这位老专家研究火星探测的,你不是对这个感兴趣吗?等会儿有不懂的就问。”
2
英子翻着笔记本,上面的字迹娟秀工整,有些地方还用红笔做了标记,心里暖得发胀。她知道刘静这几年身体虽然好了,但还是不能太累,为了她的事,肯定又熬夜查资料了。
讲座开始后,老专家讲起我国火星探测器的研发历程,讲到关键处,台下响起阵阵掌声。英子听得入神,偶尔转头看刘静,发现她也听得认真,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脸上,她鬓角有几根白发,却显得格外温柔。
讲座结束后,刘静拉着英子去跟老专家打招呼。“这是我看着长大的孩子,马上要进航天局了,您多指点。”她语气里带着骄傲,像介绍自己的女儿。
老专家笑着打量英子:“不错不错,年轻有为。现在像你这样喜欢天文的年轻人不多了,好好干。”
从会场出来,英子挽着刘静的胳膊走在林荫道上。“阿姨,您当年为什么离开天文馆啊?”她好奇地问。
“因为你季叔叔啊,”刘静笑了,“他那时候刚调去新区工作,太忙了,杨杨又小,我得在家照顾他。不过现在想想,也不后悔。看着杨杨长大,看着你考上大学,好像比在天文馆看星星还开心。”
她顿了顿,转头看英子:“英子,你要记住,不管以后遇到什么困难,都别放弃。就像星星,有时候会被云遮住,但它一直在那里。”
英子点点头,心里忽然有了底气。
入职培训的日子比英子想象的更辛苦。每天要学习大量的专业知识,还要进行体能训练,有好几次她都累得想放弃,可一摸胸前的星星胸针,就想起刘静的话。
有天晚上她加完班,刚走出办公楼,就看见刘静站在路灯下等她,手里拿着个保温杯。“阿姨?您怎么来了?”英子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