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他十八岁离开渔村,发誓要造出比海浪更高的楼。

> 三十二载后,他已是顶尖建筑师,设计的摩天大厦矗立在故乡的海岸线上。

> 庆典那晚,他看着自己设计的度假村吞噬了童年嬉戏的沙滩。

> 当年一起赶海的玩伴,如今在度假村当保安,因阻止游客破坏生态被开除。

> 女儿发来信息:爸,你记得萤火虫湾吗?地图上找不到了。

> 深夜,他独自走向海边,引爆了藏在工程图纸下的炸药——

> 半生功名随玻璃幕墙轰然倒塌,他却露出了少年离乡后第一个真心的笑。

---

海,在窗外咆哮。

五十二岁的陈海生,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玻璃冰冷坚硬,隔绝了外面台风“山魈”的狂暴嘶吼,却挡不住那汹涌的、墨汁般的黑暗和沉闷如巨兽喘息的海涛声。屋内灯火通明,像一艘固执漂浮在怒海中心的华丽孤舟。昂贵的波斯地毯吸尽了足音,空气里残留着顶级香槟的微醺和冷气机单调的嗡鸣。

墙壁内嵌的巨大电视屏幕亮得刺眼,画面被切割成两半。一半,是循环播放的白天盛大场面:他,陈海生,穿着剪裁完美的深灰色西装,系着“海魂”度假村开幕庆典的鲜红绶带,站在簇新的、流线型的观景台前。镁光灯如同密集的冰雹砸在他脸上,他嘴角挂着精准测量过的弧度,从容地接受着“年度杰出建筑师”、“滨海开发里程碑缔造者”的赞誉。他身后,是他亲手设计的“海魂”——一片钢铁、玻璃与混凝土构筑的庞大森林,傲慢地矗立在曾经是细软白沙的海岸线上,取代了记忆里那些低矮的、被海风剥蚀成灰白色的渔村木屋。那些耀眼的玻璃幕墙,此刻在电视画面里反射着白日骄阳,像无数只冰冷的眼睛。

屏幕的另一半,是实时新闻。狂风卷起的巨浪一次次砸在“海魂”新筑的防波堤上,炸开惨白的、浑浊的浪花。镜头扫过被风暴蹂躏的海岸线,那些曾经熟悉的礁石和滩涂,如今被扭曲的工程围栏、翻倒的施工警示牌和散落的新型建筑材料覆盖,一片狼藉,如同被撕碎的皮肉。新闻主播的声音带着一种事不关己的亢奋:“……‘山魈’正面袭击,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已达十七级!气象台发布最高级别红色预警!‘海魂’度假村作为我市新地标,其抗风能力正面临严峻考验……”

陈海生端起桌上半满的水晶杯,里面昂贵的单一麦芽威士忌,色泽金黄如凝固的落日余晖。他抿了一口,那醇厚复杂的泥煤味和海洋气息,此刻尝起来却只剩下冰冷的、烧灼喉咙的酒精。屏幕里那个西装革履、意气风发的自己,像一个精心制作的提线木偶,陌生而遥远。他下意识地摩挲着口袋深处一个坚硬的小物件——那是半截早已磨得油亮光滑的旧船木,上面刻着一道模糊的鱼形纹路。十八岁离乡前夜,阿爸沉默地塞进他手里的。多少年了,它像个顽固的锚,沉在他心底最深的淤泥里。

窗外,又一道惨白的闪电撕裂厚重的墨黑天幕,瞬间照亮了“海魂”那庞大而狰狞的轮廓。紧接着,仿佛天空被劈开,一声炸雷轰然爆响!屋内的灯火应声而灭,连同电视屏幕里那个虚假繁华的世界,瞬间被绝对的黑暗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