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Excel思维破局,抓准关键“同事”
第二天天刚亮,邹七安就撑着还没完全恢复的身子,往县衙后院的账房走。路过前院时,看见小吏们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嘀咕,眼神往他这边瞟,带着点说不清的试探——他心里门儿清,这些人要么是王大户的眼线,要么是怕惹事的“老油条”,跟他以前公司里那些“摸鱼观望派”没两样。
账房是间漏风的旧屋,靠墙的书架上堆着半人高的账本,纸页发黄发脆,一翻就掉渣。邹七安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霉味混着油墨味扑面而来,他忍不住皱了皱眉——这环境,比他以前公司的杂物间还不如,可现在,这堆破烂账本就是他的“救命KPI”。
他搬了张矮凳坐下,从最上面的账本开始翻。先是今年的赋税账,数字写得歪歪扭扭,“收到王大户代征粮税五十石”“支出赈灾粮两百石”,后面跟着的凭证,要么是没盖章的白条,要么是字迹模糊的收条,连个对账的红戳都没有。翻到第三本,邹七安终于耐不住了,把账本往桌上一拍——这哪是账?分明是老板画的空头饼,看着满页数字,实则全是糊涂账。
烦躁间,他突然想起以前做电商报表的日子:每次老板要“看数据”,他都得先把混乱的销售记录按“日期-品类-异常值”分类,再找同比、环比的差异,总能揪出“刷单虚增”“库存不符”的猫腻。“对啊,找异常数据!”邹七安眼睛一亮,立刻翻出前年、去年的赈灾粮账本。
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他用炭笔在草纸上歪歪扭扭地画起“表格”:前年赈灾粮损耗“两石”,发放“一百八十石”,损耗率约1%;去年损耗“三石”,发放“两百一十石”,损耗率也不到2%;可今年的账本上,赫然写着“损耗二十石”,发放“六十石”——损耗率竟超过10%!
更蹊跷的是,每一笔赈灾粮的“经手人”那栏,都写着“王记粮行”。
邹七安盯着“王记粮行”四个字,指节轻轻敲着桌子——原主日记里提的王大户,就是这家粮行的老板吧?损耗突然翻十倍,还全经他的手,这里面要是没问题,他以前的报表就白做了。
“咳咳……”
门口传来一声轻咳,邹七安抬头,看见个穿青布长衫的中年男人站在门口,手里抱着一摞文书,眼神躲闪,像是不敢进来。这人他有印象,昨天小吏提过的,县衙主簿老周,管文书账目的。
邹七安招手让他进来:“周主簿,过来搭把手。”
老周磨磨蹭蹭地走过来,把文书放在桌上,声音压得很低:“大人,您查赈灾粮的账……怕是不妥。”
“怎么不妥?”邹七安盯着他的眼睛。老周的脸瞬间白了点,手指攥着衣角,半天才嗫嚅道:“王大户……在县里势力大,前几任县令都不敢查他的粮行,您前几天还遭了暗算,要是再查……”
“所以就看着他吞了赈灾粮,让百姓饿肚子?”邹七安打断他,语气沉了沉,“我知道你怕,怕他报复你家小的,怕丢了这饭碗——以前我在公司,也怕跟老板提‘方案有问题’,怕被扣绩效,怕被穿小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