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黑暗里,听着窗外罗辉他们的叫骂声。
我知道,我的第一步棋,走对了。
4
罗辉带人砸我家,警察却和稀泥。
这口恶气,我咽不下。
但我更清楚,现在不是硬碰硬的时候。
断水断电的夜晚很难熬。
我妈一直在哭,我爸蹲在院子里,一根接一根地抽烟。
弟弟晓宇抱着膝盖坐在我旁边,身体在发抖。
“姐,要不……你还是签了吧。”
我摸了摸他的头,没说话。
第二天一早,我去了村东头的王大妈家。
王大妈是村里的消息集散中心。
我提着两斤水果,陪她拉家常。
“大妈,我听说罗老板在外面得罪人了?”
“可不是嘛!”王大妈立刻压低了声音。
“听说是个大老板,怪不得厂子说查就被查了。”
我“惊讶”地张大了嘴。
“真的啊?那可不得了,罗老板这回麻烦大了。”
一个上午的时间,这个消息就传遍了全村。
罗振邦怀疑的目光,从村里人身上,转移到了他那些生意伙伴身上。
这时候,我发给自媒体博主的那段录音,被做成了文章。
《被“卖”掉的青春:揭秘新型劳务合同背后的陷阱》。
文章发出来,很快就有了一些转发和评论。
我用小号在评论区里带节奏。
“我朋友也签了类似的合同,太坑了!”
“这种公司就该被曝光,让他们牢底坐穿!”
舆论开始慢慢发酵。
罗振邦虽然怀疑,但一时间也查不到源头。
季明轩成了他的重点怀疑对象。
因为他是村里唯一的“外人”,还读过大学。
罗辉带人去学校找季明轩的麻烦。
季明轩拿出手机,打开了录像功能。
“我的言行举止,都会被记录下来。”
“如果我出了任何事,这段视频会立刻被传到网上。”
罗辉骂骂咧咧地走了。
我知道,只靠自媒体和谣言,动不了罗振邦的根基。
我需要一把更锋利的刀。
我把季明轩给的另一份材料,通过加密邮件,发给了魏律师。
那是几份工伤不赔、克扣工资的血泪证据。
魏律师回复很快。
“材料已收到,已联系主流媒体记者。”
没过几天,一辆挂着市里牌照的采访车开进了村子。
但记者在村里转了一圈,什么都没问出来。
村民们要么躲着他们,要么就说罗老板是好人。
调查陷入了僵局。
罗振邦的关系网,比我想象的更深。
我必须给他更致命的一击。
我给魏律师发了条信息。
“启动B计划。”
一个星期后,一张法院传票,送到了罗振邦的手里。
是李强他们几个在外地的年轻人,提起了集体诉讼。
罗振邦看着传票,脸上的肌肉在抽动。
他彻底被激怒了。
5
罗振邦的报复来得又快又狠。
他不再伪装什么慈祥的“大家长”。
当天晚上,庄晓宇从家里被直接拖走了。
我妈当场就昏了过去。
我爸冲出去想拦,被罗辉一脚踹倒在地。
罗振邦的电话很快就打了过来。
声音阴冷得像蛇。
“庄晓曼,我给你24小时。”
“要么,你乖乖过来签字,然后去法院撤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