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庞青没有退缩,她毅然提交了离婚申请。

同时,她做出了一个决定:离开这个城市,去一个李强找不到的地方。

第三章 新的开始

庞青选择了沿海城市南州。那里经济发达,机会多,而且距离足够远。

她用所有积蓄买了两张长途汽车票,再次带着女儿踏上未知的旅程。到达南州时,她们只剩下不到一百块钱。

最初几周,庞青在餐馆打工,包吃包住但工资很低。她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只能把小雨托给同宿舍的女工照看。看着女儿日渐沉默的小脸,庞青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

一天下班后,庞青注意到餐馆后巷有不少小推车摊位,卖着各种小吃,生意很好。她心中一动——这是她的机会。

庞青开始利用休息日去各个小摊观察,看什么好卖,怎么经营。她注意到有个卖煎饼的摊位总是排长队,而另一个卖饮料的却生意冷清。

“老板,您这煎饼有什么特别的吗?”有一次她问那位摊主。

摊主得意地说:“我的酱料是自家秘方,别处吃不到这味道。”

这句话点醒了庞青。她想起以前摆摊时,那位老太太也说喜欢她做的酱香饼,因为有“老家的味道”。每个人都有记忆中的味道,那是快餐连锁无法复制的。

庞青决定重操旧业,但这次要做大一点。她看中了一个小推车,要八百块。为此,她同时打两份工,每天只睡五小时。三个月后,她终于买下了那辆二手推车。

“青姐小吃”开张了。除了招牌酱香饼和酸梅汤,庞青还增加了两种老家特色小吃。她坚持用料新鲜,做工精细,即使成本高点也要保证质量。

起初生意平淡,但庞青想了个主意:每天前十分钟免费赠送小份试吃。这个办法吸引了不少顾客,渐渐地,她的摊位前开始有人排队了。

一个周五晚上,生意特别忙,庞青忙得不可开交。这时一个年轻男子自发地帮她维持秩序,还招呼客人:“排队这边请,很快就能吃到美味了!”

等高峰期过去,庞青才得空感谢他:“刚才真是太谢谢你了。请问你是...”

“我叫谢超,是对面科技公司的程序员。”男子指了指马路对面的大楼,“经常来买你的饼,很好吃。”

庞青注意到他手中的相机,“你是摄影师?”

“业余爱好。”谢超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我刚才给你和你的摊位拍了几张照片,不介意的话我可以发给你。”

庞青好奇地看了照片,惊讶地发现他的构图和光影处理非常专业,普通的小吃摊在他的镜头下显得温馨而有故事感。

“你拍得真好!”庞青由衷赞叹。

“是你的小吃本身有魅力。”谢超笑着说,“说真的,你应该开个网店,让更多人知道你的产品。”

庞青苦笑:“我连智能手机都用不太好,哪会开网店啊。”

“我可以教你。”话一出口,谢超似乎自己也感到意外,但很快补充道,“反正我下班后也没什么事。”

就这样,庞青和谢超开始了交往。谢超帮庞青建立了简单的社交媒体账号,发布小吃照片和出摊信息。渐渐地,“青姐小吃”在南州有了一批忠实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