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想了想,指着街口:“银杏街那边晚上有很多摆摊的,交二十块管理费就能卖东西。你可以试试。不过那帮城管凶得很,得机灵点。”
就这样,庞青开始了她的地摊生涯。她用剩下的钱买了面粉、酱料和一次性纸杯,借了房东的小推车,第一天做了十份酱香饼和一桶酸梅汤。
那晚下着细雨,街上没什么人。庞青把小雨裹得严严实实放在推车下面的篮子里,自己撑着破伞站在寒风中。直到晚上九点,她只卖出了三份饼,自己一口没吃,饿得胃疼却不敢花钱买吃的。
收摊时,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匆匆路过,看到她在雨中手忙脚乱地收拾,买走了剩下的所有饼。
“这么晚还出来摆摊?”男人递过钱时问道,目光落在推车下睡着的小雨身上。
庞青低着头,“给孩子挣点奶粉钱。”
男人愣了一下,又从钱包里掏出十块钱,“早点回去吧,雨大了。”
回到出租屋,庞青数了数赚来的钱,扣掉成本,赚了二十八块。她抱着熟睡的女儿,无声地哭了。但第二天,她又推着小车出了门。
第二章 银杏街的微光
摆地摊的日子艰难而不稳定。城管来了要跑得飞快,下雨天几乎没生意,好位置总是被早到的人占去。但庞青坚持了下来,并且开始琢磨怎样能做得更好。
她注意到其他摊主总是大声吆喝,而她羞于叫卖,于是做了个简单的招牌,写上“秘制酱香饼”和“古法酸梅汤”,还把女儿的小画——几个歪歪扭扭的圆圈贴在招牌旁,意外吸引了不少顾客的注意。
她改进酱料配方,每天凌晨四点就起床准备,保证食材新鲜。一位常来的老太太告诉她:“姑娘,你的饼味道真好,让我想起老家母亲做的味道。”
一个月后,庞青不仅付了房租,还有了一点积蓄。她买了一个二手儿童车,这样摆摊时小雨能睡得舒服点。生活似乎慢慢有了起色,直到那个下午。
李强找到了她。
粗暴的敲门声响起时,庞青正在准备出摊的材料。她一开门,就看到李强醉醺醺地站在那,眼睛里布满血丝。
“贱人!果然躲在这!”李强一把推开她,闯进屋里。
小雨被吓得大哭起来。
“把钱拿出来!我知道你挣了钱!”李强翻着庞青的抽屉,把里面的几百块钱塞进口袋。
“那是房租钱!求你了,给我们留点...”庞青哀求道。
李强转身一巴掌扇在她脸上,“还敢讨价还价?跟我回去!”
庞青护着女儿,坚决地摇头。“我不会回去的。我们要离婚。”
李强的眼睛瞪得通红,举起拳头又要打下来。这时房东老太太带着两个邻居出现在门口。
“我已经报警了!你马上离开!”老太太举着手机严厉地说。
李强骂骂咧咧,但看到两个高大的年轻邻居,只好悻悻离开,临走前威胁道:“你给我等着!”
那晚庞青没有出摊,她抱着女儿坐在床上,一夜未眠。她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李强不会放过她。要么永远活在家暴的阴影下,要么彻底挣脱。
第二天,她去了妇联和法律援助中心咨询离婚事宜。律师告诉她,由于家暴证据不足,离婚过程可能很漫长。而且李强不同意的话,很可能要打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