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叔叔阿姨放心," 他擦着汗坐在小板凳上,阳光透过葡萄架落在他脸上,"我虽然没钱,但有的是力气疼晴晴。以后家里有什么活儿,您尽管吩咐。"

苏建明看着这个埋头苦干的年轻人,紧绷的脸色缓和了些。李敏悄悄对丈夫说:"看他对晴晴是真心的,家里条件差点就差点吧,咱们也不图他什么。"

求婚那天,陈宇特意选在苏晴外婆家的老槐树下。五月的槐花簌簌落在肩头,带着清甜的香气。他单膝跪地,掌心沁出汗水:"首付的钱我也准备好了,虽然房子远了点,在城郊的开发区,但我保证,五年内一定换套市中心的大平层,写我们俩的名字。"

苏晴看着他被蚊子咬得红肿的胳膊,看着他眼里闪烁的憧憬,哽咽着点头。她没注意到,陈宇在她答应的瞬间,眼底闪过一丝极快的得意,像猎人捕获了猎物。

第二章:温水煮蛙

搬进新房的第一个月,陈宇表现得像个完美丈夫。每天下班回家,他都会把拖鞋摆到苏晴脚边,鞋头朝着她习惯的方向;周末主动包揽所有家务,苏晴想帮忙,他就按住她的手:"你上班累,这些活儿该我干。"

李敏来参观时,正看见陈宇跪在地板上擦地,膝盖上还垫着块旧毛巾。"小陈真是勤快," 她拉着苏晴的手笑,"我们晴晴有福气了。"

苏晴心里甜滋滋的,看着陈宇忙碌的背影,觉得自己嫁对了人。她开始学着为他做些什么,笨拙地跟着菜谱学做菜,虽然常常把鱼煎糊,把青菜炒得发黄,陈宇也总是吃得干干净净,边吃边夸:"比外面馆子好吃多了。"

转折发生在苏晴生日那天。陈宇的母亲张桂英突然带着一麻袋红薯上门,蛇皮袋上还沾着泥土。"自家种的,绿色健康,给晴晴补补。" 老太太嗓门洪亮,一进门就四处打量,眼睛像扫描仪似的扫过客厅的欧式沙发、水晶吊灯,最后落在墙上的婚纱照上,撇撇嘴:"这相框花了不少钱吧?能买半亩地的种子了。"

苏晴倒了杯温水递过去,她不太习惯张桂英过于直白的打量,却还是笑着说:"妈,您坐,路上累了吧?"

"不累不累," 张桂英摆摆手,拉着苏晴的手唠家常,话里话外总绕着 "城里房价贵"" 陈宇弟弟该娶媳妇了 "。她捏着苏晴的真丝连衣裙袖口:" 这料子滑溜溜的,得不少钱吧?我们农村人穿不惯这个,干活儿不方便。"

苏晴没往心里去,只当是城乡差异带来的观念不同。晚上李敏来送亲手做的长寿面,看见张桂英,热情地塞了个红包:"第一次见面,一点心意。" 张桂英推辞了两下就接了,嘴里说着 "让您破费了",眼睛却瞟着红包的厚度。

一周后,陈宇愁眉苦脸地坐在沙发上,电视开着,却明显心不在焉。苏晴递过去削好的苹果:"怎么了?公司出事了?"

他叹了口气,接过苹果却没吃,指尖在果皮上无意识地划着:"我弟看中个门面,在镇上开杂货铺,还差五万块钱。" 他抬起头,眼底泛红,"我知道不该跟你开口,但我妈天天哭,说要是娶不上媳妇,她死不瞑目。我这当哥的,总不能不管吧?"

苏晴看着他发红的眼眶,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五万块对她来说不算多,她第二天就从自己的卡上转了五万过去。陈宇抱着她哽咽:"晴晴你真好,我这辈子都对你好,以后我挣的钱都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