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林砚让小陈记录下周明的基本信息,包括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然后又问:“周明在厂里负责的工作,会不会接触到低浓度的福尔马林?”

“会,”赵卫国点点头,“我们制作骨骼标本时,需要用低浓度的福尔马林进行初步浸泡,防止骨骼腐烂,周明经常接触这种福尔马林。而且他还负责管理标本仓库的钥匙,不过案发前一周,他说钥匙丢了,我们就换了新锁。”

这句话让林砚的眼睛亮了起来。有仓库钥匙(虽然说丢了,但不排除复制的可能)、熟悉标本保存流程、接触低浓度福尔马林、在案发后离职——周明的嫌疑瞬间上升到了第一位。

“你有没有周明的照片?”林砚问。

赵卫国连忙拿出手机,翻出一张员工合照,指着最右边的一个男人说:“这个就是周明,去年拍的。”

照片里的周明穿着白色的工作服,戴着眼镜,脸色有些苍白,嘴角抿得很紧,眼神看起来有些阴郁,跟赵卫国描述的“孤僻”很吻合。林砚把照片发给老张,让他立刻调取周明的户籍信息和近期行踪,同时安排人手去周明的出租屋勘查。

离开标本厂时,天已经黑了。小陈坐在副驾驶座上,看着林砚说:“林哥,你觉得周明跟这起分尸案有关?他偷标本会不会是为了掩盖尸体?”

“现在还不能确定,”林砚握着方向盘,目光盯着前方的路灯,“但所有线索都指向他,尤其是福尔马林的残留,太巧合了。而且那个年龄矛盾的问题还没解决,如果死者的年龄真的有问题,会不会跟标本有关?比如……尸体被处理过?”

小陈皱起眉头:“处理过?怎么处理?总不能把25岁的人改成35岁吧?”

林砚没有回答,他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如果死者的躯干和四肢不是同一个人的呢?耻骨联合面和股骨骨骺线的年龄矛盾,会不会是因为尸体被拼接过?这个想法让他自己都吓了一跳,但仔细想想,却不是没有可能。

就在这时,林砚的手机响了,是老张打来的:“林法医,周明的出租屋找到了,在市中心的一个老旧小区里,我们刚进去,房间里空荡荡的,但是书桌上留了点东西,你过来看看。”

第三章:画纸线索

周明的出租屋在六楼,没有电梯。林砚爬楼梯时,能听到楼道里传来邻居炒菜的声音,混合着油烟味,跟解剖室的冷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张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透明的证物袋,里面装着一张画纸。

“你看这个,”老张把证物袋递给林砚,“书桌上就这一张纸,其他的东西都被清空了,像是刻意收拾过。画纸上画的是一个女人的侧脸,嘴角有颗痣,我们比对了一下女尸的照片,女尸的右嘴角刚好有一个同样位置的淡褐色色素沉着,大小也差不多。”

林砚接过证物袋,仔细看着画纸上的女人。线条画得很细腻,能看出画画的人有一定的功底,尤其是女人的眼睛,画得很传神,带着几分忧郁。嘴角的那颗痣用黑色的马克笔涂得很明显,像是特意强调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