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盒子被一箱箱搬上一辆停在车间后门的小货车。
光是手头的线索还不够,我必须知道这些经过“美容”的草莓,除了直接送上直播带货,还会被送去哪里,变成什么更具欺骗性的东西。
我竖起耳朵,仔细捕捉工头对工人发出的指令。
“这批最好的送直播间,稍微差点的,拉去田甜工厂做成酱。”
田甜工厂?
我牢牢记住了这个名字。
下班后,我没有立刻离开。
凭着记忆里听到的零碎信息和自己过去做农业检测时对这片区域的了解。
我骑着共享单车,七拐八绕地摸到了郊区一个废弃养猪场附近。
越靠近,空气中那股熟悉的甜腻气味就越明显。
应该是这里了!
我躲在一堵半塌的破墙后面,心脏在胸腔里“砰砰”狂跳。
只见一辆看起来有些眼熟的小货车停在一个厂房门口。
厂房一侧的墙壁上还残留着浅浅的字迹“田甜”
几个人正从车上卸货抬进厂房。
厂房窗户大多被木板或厚塑料布糊得严严实实。
但缝隙里隐约透出一种诡异的红光。
怎么才能知道里面的具体情况?
我正焦急地想着办法,忽然看到厂房侧门打开,一个人走出来,跑到路边蹲着抽烟玩手机。
机会来了!
我立刻压低帽子,拿出手机,迅速而隐蔽地将镜头对准了厂房门口,那辆货车的车牌以及那个抽烟的人。
这些信息无一遗漏的被我拍了下来。
回到狭小临时的出租屋,我立刻将照片和之前收集到的所有信息整理打包。
毒果酱的黑加工点,很可能就藏匿在那里。
这些被化学染料浸泡过的腐烂水果,经过二次加工,披上“助农特产”的外衣,就能获取惊人的暴利。
第二天,我设法联系了一位信得过的,在正规检测机构工作的朋友。
小心翼翼地将我偷带出来的几颗“美容草莓”,以及我在周边店铺购买的,由田甜工厂出品的草莓酱一起送了过去。
等待检测结果的那几天,我寝食难安,心里既期待又害怕。
当报告最终传到我手机上时,我深吸一口气才点开。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那些冰冷的数据和结论还是让我眼前一黑,气得浑身发抖。
报告纸在我手里被捏得哗哗作响,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
这不是助农!
这是投毒!
是从根子上就烂透了的、披着爱心外衣的罪恶!
我紧紧攥着这份沉甸甸的、足以定罪的检测报告,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
铁证如山。
你们一个都跑不掉!
我一咬牙,拨通了投诉举报热线,实名反映了“田甜农业”在直播销售中以次充好,虚假宣传,严重夸大产品品质和重量的问题。
同时,我也尝试联系了一些专注于农业、食品领域或具有调查报道传统的媒体记者。
希望通过舆论监督的力量,推动问题的曝光和解决。
做完这一切,我握紧拷贝了证据的U盘,感觉它沉甸甸的,里面不仅装着资料,更装着无数被榨干血汗的农户的希望,以及我对公平和真相的全部信念。
我一定会让这一切,曝光在阳光之下。
可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仅在第二天早上,我就收到了一个未知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