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原主的记忆模糊地提供了一些信息:训导姓周,名正弘,是个老举人,考了多年进士未第,才被派来县学当了个训导,最是看重规矩礼法,厌恶任何形式的“轻浮”和“越矩”。他推崇勤奋苦读,欣赏沉稳持重的学生,尤其看重文章功底和圣贤经义的理解。

而自己,秦子谦,在周训导眼里,恰恰是“轻浮”、“钻营”、“心术不正”的反面典型。刚刚还“聚众”、“妄议公中”,被罚抄《孝经》。

好感度?恐怕已经是负无穷了。

十天时间,扭转一个对自己深恶痛绝的老古板的印象?还要得到赞赏?

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秦岳感到一阵深深的绝望。这比他当年准备选调生面试还要难上千百倍。面试至少还有标准答案和评分规则,而这位周训导的好恶,完全是一套他无法理解的、来自另一个时空的价值观。

“文章…经义…”他喃喃自语,目光落在被扔在角落的那堆抄写纸和《孝经》上。

抄书…对了,罚抄百遍《孝经》。

这是惩罚,但或许…也是一个机会?一个接触周训导,展示“悔过”和“勤奋”的机会?

他猛地爬过去,摸索着找到那本薄薄的《孝经》和笔墨。手还在抖,他费力地研墨,手指被冰冷的砚台冻得发麻。

就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弱月光和远处灯笼的一点反光,他铺开纸,开始一字一句地抄写。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字迹一开始是歪歪扭扭的,因为手的颤抖和光线的昏暗。但他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笔尖。

一遍,两遍,三遍…

机械的抄写中,剧烈的痛苦和饥饿感似乎暂时被屏蔽了。他的大脑开始高速运转。

仅仅是抄完,肯定不够。周训导不会因为一个学生完成了惩罚而赞赏他。必须体现出“深刻反省”和“学业上的进步”。

《孝经》…孝道…

他一边抄,一边回忆原主读过的那些经义注解,结合自己现代学过的一些历史和社会学知识,试图从中挖掘出一点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但很快他就发现,这很难。原主的经义学问只能说是平平,记忆里的注解也都是些陈词滥调。而他自己那点现代思维,稍有不慎就会再次触雷,被斥为“歪理邪说”。

他需要 guidance,需要知道什么样的观点是“安全”且可能被欣赏的。

“系统?”他尝试着在脑中呼唤,“关于《孝经》,周训导可能欣赏的解读方向是什么?”

【检索中…需消耗积分5点。宿主积分不足。】 【提示:新手礼包尚未开启。】

对了,新手礼包!完成初始任务才能开启。而他的初始任务失败了。

死循环。

秦岳感到一阵暴躁。这破系统,除了发布任务和惩罚,屁用没有!

他扔下笔, frustration(挫败感)几乎要将他淹没。但身体的疲惫和寒冷很快让他重新冷静下来。没有捷径,只能硬着头皮上。

他重新拿起笔,不再去想什么惊世骇俗的见解,而是力求将每一个字都写得工整、端正,符合馆阁体的规范——这是原主记忆里,周训导比较欣赏的一种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