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冷漠的眼神,他沉默的背影,他递给我生活费时粗糙的手……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怨恨、悲伤、震惊、疑惑、还有巨大的恐慌和懊悔……种种情绪像野兽一样撕扯着我的心。眼泪止不住地流,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十九个小时,如同一个世纪那般漫长。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第四章】
我终于踏上了熟悉的、却令人心碎的土地。
村子依旧安静而破旧,我家那座低矮的土坯房,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凄凉。门口挂着白色的灯笼,院子里聚集着一些帮忙的乡亲。看到我回来,他们都投来同情和复杂的目光。
林大伯迎了上来,眼圈红肿:“晚晚,回来了……”
“我爸……在哪?”我声音沙哑,几乎说不出话。
“屋里……等着你回来……”
灵堂设在了堂屋,极其简陋。一口薄棺静静地放在那里。父亲躺在里面,穿着他最好的一套——也是唯一一套像样的中山装,脸色灰白,神情却异常平静,仿佛只是睡着了。
我扑倒在棺木前,终于放声痛哭。所有的倔强,所有的怨恨,在死亡面前,被击得粉碎。这一刻,我不再是那个心怀怨恨的大学生,只是一个失去了父亲、无依无靠的孩子。
“爸……为什么啊……你到底为什么啊……”我捶打着棺木,哭得肝肠寸断。
乡亲们上来劝我,把我扶起来。
从他们断断续续、七嘴八舌的叙述中,我勉强拼凑出一些片段。
父亲是前天下午被发现的。放羊的林老倌经过西山坟地,看见一个人躺在那里,以为是醉汉,走近一看,才发现是我父亲,已经没了气息。身边放着空了的农药瓶。他就安安静静地躺在我母亲的坟包旁边,头朝着墓碑的方向。
村里人都说,他这是想念我母亲了,下去陪她了。
可我不明白!如果他那么爱母亲,当年为什么表现得那么冷漠?如果他心里有这个家,有我,为什么这些年对我如此冷淡?又为什么选择用这样决绝的方式离开?
料理父亲的后事,简单又仓促。就像他这个人一样,沉默,不起眼。
除了悲伤,我心里更多的是巨大的疑问和解不开的结。
父亲下葬后,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开始整理他的遗物。他的东西少得可怜,几件破旧的衣服,一些干农活的工具,还有一个上了锁的小木匣子。
我记得这个木匣子,母亲在世时,偶尔会见她从里面拿出些针头线脑或者重要的票据。钥匙会放在哪里?
我翻遍了父亲可能藏东西的地方,最后在床头席子底下,摸到了一片冰凉的、小小的金属。
是钥匙。
【第五章】
我的手颤抖得厉害,试了好几次,才把钥匙插进那把老旧铜锁的锁孔里。
“咔哒”一声轻响,锁开了。
我的心跳骤然加速,仿佛里面藏着什么洪水猛兽,又或者是我苦苦追寻的、关于父亲的所有答案。
我深吸一口气,缓缓打开了盒盖。
没有金银财宝,没有存折票据,只有一沓整整齐齐、用牛皮筋捆好的、微微发皱的方形纸片,静静地躺在盒底。
那是什么?
我小心翼翼地拿起那沓纸片,解开牛皮筋。当我看清最上面一张纸片上的字样时,呼吸猛地一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