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抬手抚上眉心,那里的剧痛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他既是来自现代的李越,知道封神之战的结局,知道截教的悲剧;他也是通天,拥有着这位先天圣人的修为、记忆与对门下弟子的深厚情感。
“原来如此……”他轻声自语,声音里带着属于通天的威严,也藏着李越的唏嘘。
刚才那一掌,并非要彻底抹杀他,而是通天的本能防御。或许是天道轮回的奇妙,或许是现代灵魂与这具身体产生了某种莫名的共鸣,在神魂破碎的瞬间,两者竟然融合在了一起。
他感受着体内奔腾的圣人之力,感受着识海中那柄悬于九天之上的诛仙四剑,心中却没有半分喜悦,只有沉甸甸的凝重。
按照原本的轨迹,他会因为“有教无类”而广收门徒,却也因此让截教鱼龙混杂;他会因为护短而与阐教针锋相对,最终引爆封神大战;他会布下诛仙、万仙二阵,看似威不可挡,实则加速了截教的覆灭。
“有教无类,非是错……”新的通天眼中闪过一丝明悟,“错在失了分寸,忘了教化。”
现代灵魂里的“因材施教”理念,与通天记忆中对众生平等的执念,在这一刻产生了奇妙的碰撞。他想起那些记忆中忠心耿耿却缺乏管教的弟子,想起多宝道人过于刚愎自用,想起赵公明不善权谋,想起三霄娘娘重情而轻大局……
“弟子有错,师之过也。”他缓缓起身,玄衣在风中微动,周身的剑气不再是之前的凌厉无匹,反而多了一丝内敛与沉静。
碧游宫外,通天的大弟子多宝道人正侍立等候,见师尊醒来,连忙上前稽首:“师尊,您已闭关三月,元始师伯差人送来了请柬,邀您下月前往昆仑山论道。”
新的通天看着多宝,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记忆中,这位大弟子天赋卓绝,却始终对阐教抱有敌意,最终在诛仙阵中被老子擒获,皈依西方,成了多宝如来。
他没有立刻回应请柬的事,而是淡淡问道:“多宝,你随吾学道千年,可知‘教’字何解?”
多宝一愣,随即恭敬答道:“回师尊,教者,传法授道,引众生入大道之门也。”
“然也,却不止于此。”通天摇头,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教者,不仅要传法,更要教其如何守心、如何处世、如何在劫数中保全自身。你性子刚直,这是你的利,亦是你的弊。明日起,你入后山思过崖,抄写《道德经》百遍,悟透‘柔弱胜刚强’之理,再出来见吾。”
多宝愕然抬头,眼中满是不解。师尊向来纵容弟子,从未如此严厉过。但面对通天眼中那深不见底的目光,他不敢有丝毫反驳,只能躬身应道:“弟子……遵师命。”
看着多宝离去的背影,通天望向昆仑山的方向,眼神深邃。元始邀请论道?恐怕不止是论道那么简单。封神的大幕虽未拉开,但天道的暗流早已涌动。
不过这一次,他不再是那个只知恃强护短的通天教主了。
他融合了一个来自未来的灵魂,知晓命运的轨迹;他拥有着圣人的修为与智慧,更明白如何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