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王辉盯着手机屏幕上最后一条短信,瞳孔地震。

“您的账户余额:3.27元。”

窗外,北京的雾霾灰蒙蒙一片,就像他此刻的心情。三十有五,负债累累,刚被第十一份工作解雇,前妻上个月带着儿子改嫁了个秃顶但有钱的房产中介。人生这场戏,他演得稀烂。

“辉子,非洲有个项目,去不去?”老同学张胖子的电话来得突然,“我舅舅的贸易公司在那边的办事处缺个负责人。”

“非洲?哪个国家?”

“刚果金。”

“听着像电影里随时会挨枪子儿的地方。”王辉苦笑。

“包吃住,月薪三千...美元。”

王辉计算了一下汇率,心跳加速:“为什么找我?”

“因为没人愿意去。”张胖子实话实说。

一周后,王辉带着两箱泡面和一本《中非文化交流指南》,踏上了飞往金沙萨的航班。飞机着陆时剧烈颠簸,仿佛预示着他即将开始的跌宕人生。

金沙萨的热浪扑面而来,王辉感觉自己像被扔进蒸笼的北京包子。办事处是一座锈迹斑斑的二层小楼,院子里停着两辆比他还年长的越野车。

“王总?我是您的助理姆布塔。”一位高个子当地青年微笑着迎上来,汉语说得字正腔圆。

王辉愣了片刻,他没想到这里的员工中文这么好。更没想到的是,办事处账户上的钱只够发下个月工资,业务几乎停滞,仓库里堆满了积压的小商品——从塑料梳子到LED手电筒,无一不是滞销货。

第一周,王辉跑了当地所有可能的分销渠道,收获的只有礼貌性的微笑和无数个“明天再谈”。每个“明天”都遥遥无期。

周六傍晚,王辉瘫坐在院子里,望着远处贫民窟升起的炊烟,感觉自己比那些住在铁皮棚屋里的人强不了多少。这时,隔壁传来阵阵欢笑和掌声。

“那里在干什么?”王辉问姆布塔。

“哦,那是社区聚会,有人在那里表演短剧。”

王辉好奇地爬上墙头——只见空地上围坐着近百人,中间两个年轻人正在表演一段生活喜剧。演员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引得观众阵阵大笑,尽管语言不通,王辉还是被现场欢乐的气氛感染了。

“他们演的是什么?”

“一个男人想同时交两个女朋友的故事,”姆布塔笑着说,“这里没什么娱乐,所以这种表演很受欢迎。”

突然,一个灵感如闪电般击中王辉——他箱子里那五百个滞销的LED手电筒,不正是现成的舞台灯光设备吗?

“所以您想让我当演员?”姆布塔不可思议地问。

“不仅是演员,还是导演、编剧和明星!”王辉兴奋地挥舞着手臂,“我们来成立一个短剧团队,用这些手电筒做舞台效果,表演你们本地人喜欢的故事。”

姆布塔犹豫道:“但是,王总,我们贸易公司做这个...”

“仓库里那些积压货就是我们的道具和奖品!”王辉越说越兴奋,“表演结束后我们可以推销产品,这叫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说干就干。王辉从当地雇了五个有表演经验的年轻人,姆布塔负责编剧和导演,他自己则担任总策划。第一次排练简直是一场灾难——演员们完全不懂如何把握节奏,王辉试图用蹩脚的法语加手语指导,结果笑料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