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长安,太极宫偏殿的暖阁里,地龙烧得正旺。

羊肉炖得酥烂的香气裹着龙涎香的清冽,在暖融融的空气里漫开。

六岁的李象缩在铺着白狐裘的矮凳上,小手攥着银勺的柄。

半个时辰前,他还是历史系研究生,此刻却成了这桩惨案里注定被牵连的嫡子。

暖阁里不止皇室三人,还有几位近臣侍宴。

户部尚书戴胄捧着玉杯,目光却时不时扫向李承乾,带着几分若有若无的审视。

中书令马周低头捻着胡须,看似在听李世民说话,嘴角却压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冷淡。

李象把这些眼神都看在眼里,心里更沉了——父亲李承乾的处境,比史书里写的还要难堪。

“承乾,前日让你拟的赈灾疏,怎么今日还没递上来?”李世民的声音突然沉了些。

方才对李象的温和荡然无存:“如今河南旱灾,百姓等着朝廷救济,你这个太子,倒先懈怠了?”

李承乾握着银刀的手猛地一顿,刀刃在瓷盘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他慌忙起身躬身,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儿臣……儿臣近日偶感风寒,故而耽搁了,明日定当呈上。”

李世民冷笑一声,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击:“朕看你是忙着跟那些伶人厮混,忘了自己的本分!”

暖阁里瞬间安静下来,戴胄干咳一声,却没替李承乾说话。

马周更是直接移开目光,仿佛没看见太子的窘迫。

连伺候在旁的内侍,都悄悄垂下头,眼神里藏着几分轻视。

谁都知道,太子殿下腿有微疾后,越发沉湎享乐,早已不是陛下心中的合格继承人。

李象的心揪成一团。

他清楚,李世民对李承乾的失望不是一天两天了,从偏爱魏王李泰开始,从大臣们渐渐疏远太子开始,父亲的路就已经走窄了。

他偷偷抬眼,看见李承乾的肩膀在微微发抖,却连反驳的勇气都没有。

“皇爷爷,父亲不是故意的。”李象突然开口,声音细细软软,试图打破这尴尬的氛围。

“昨日我还看见父亲在书房写字,写了好久呢。”

可这话没起到任何作用,李世民只是淡淡瞥了他一眼,没说什么。

却对着刚进门的魏王李泰露出笑容:“青雀来了?快过来坐,今日这羊肉炖得好,正合你口味。”

李泰穿着紫色王袍,身姿挺拔,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谦恭。

“谢父皇惦记,儿臣近日在整理《括地志》,倒也常想起父皇爱吃的点心,下次让御膳房做来。”

几句话的功夫,暖阁里的气氛又热络起来。

戴胄和马周立刻围过去,夸赞李泰治学勤勉,连眼神都变得热络。

李承乾则被冷落在一旁,像个多余的人,只能默默坐回原位。

他低头用银刀反复割着盘子里的羊肉,却一口没吃。

李象看着这一幕,心里的绝望越来越浓,他开始疯狂想办法。

先忍?可只剩一年,他一个六岁孩童,连出东宫都要内侍跟着,怎么忍到局势变化?

等李承乾自己醒悟?史书里写得明明白白,父亲那时早已被猜忌和恐惧逼得偏执,连侯君集那样的人都敢拉拢,根本听不进任何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