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声音因为熬夜有些沙哑。
“你可以用你的方式,把它讲给大家听。”
我打开文件。
第一页是一句加粗的话:
“知识不应该成为攻击他人的武器,而应该是照亮彼此的灯。”
我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
砸在键盘上。
第二天上午十点,我准时开播。
直播间人数创下历史新高。
大部分是来看笑话的。
我没有化妆,穿着简单的白衬衫。
背景是一块干净的白板。
“大家好,我是夏薇。”
“关于昨天的‘降噪门’,我想和大家聊聊。”
我没有道歉。
而是拿起马克笔,在白板上画了两个声波。
“让我们回到知识本身。”
“看看主动降噪,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用顾晨教我的方式,娓娓道来。
从基础概念,到常见误区。
最后,我展示了顾晨整理的证据。
“看,在这个学术论坛里,很多工程师也用了‘发射’这个词。”
“在这里,这本教材明确写道:‘产生反相声波’。”
“而这位博主,刻意混淆了口语表达和学术定义的区别。”
我把他的逻辑漏洞一一拆解。
像解开一团纠缠的毛线。
弹幕的风向开始改变。
“原来是这样……薇姐没说错啊!”
“那个博主也太断章取义了!”
“这才是真正的科普!爱了爱了!”
直播结束时,#夏薇 硬核反击# 上了热搜。
**下播后,我收到顾晨的消息。**
。“:逻辑清晰,论证完整。输出效果良好。”
我看着这条消息,忍不住笑了。
还是那个AI一样的口吻。
但我好像,能读懂他藏在代码下的关心了。
我回复他:
“谢谢你。不只是为了这些资料。”
“更谢谢你,在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时候。”
“告诉我,我并没有那么糟糕。”
他过了一会儿才回复。
。“:陈述事实。你的价值从不应该由一次口误来定义。”
我看着这句话,久久没有动弹。
窗外,雨停了。
阳光穿透云层,落在湿漉漉的树叶上。
**那天之后,我的粉丝数不降反升。**
很多人说,因为这件事,反而看到了真实的我。
但我知道。
不是因为我变得多好。
而是因为有个人,在我最狼狈的时候。
没有教我如何逃避,而是教我如何面对。
他给了我武器。
然后站在我身后,轻声说:
“去吧。你可以。”
而我,真的做到了。
第4集:最硬核的回应
顾晨给我的不是武器。
是坐标。
让我在知识的迷雾中,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直播结束后的数据,好得超乎想象。
粉丝数突破一百五十万。
私信里挤满了道歉和支持。
品牌方不仅没解约,还主动提了价。
团队沉浸在劫后余生的狂喜中。
“薇姐!你刚才太帅了!”
“我们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我笑着应付所有人的祝贺。
心里却异常平静。
我知道,这场仗不是我打赢的。
是那个在实验室通宵的人,为我铺好了每一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