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袈裟与校服的对决
青云寺的清晨总裹着一层薄雾,钟声刚过卯时,山门外的石阶上就站着两个身影。
悟尘方丈枯瘦的手在了净光溜溜的头顶轻轻摸了摸,像揉一团温热的糯米团,随后递过来一串光面木佛珠。珠子磨得发亮,是方丈戴了十年的旧物。
青云寺的悟尘方丈的法名为释觉尘。依据佛教禅宗传承谱系 “福慧智子觉,了本圆可悟”,在收养了小和尚后,给小和尚取名为了净,这 “了” 字辈前恰是 “觉” 字辈。
“拿着,”悟尘方丈的声音混着山间的鸟鸣,带着种超脱世俗的缥缈感“红尘课比寺里的早课难,先学‘融’,不是丢了本心,是让本心装下更多人。”
他又从僧袍口袋里摸出半块用油纸包着的桂花糕,塞到了净手里,“居士昨天刚送的,甜能解点苦。”
了净双手接过,佛珠挂在手腕上,桂花糕的甜香钻鼻孔里。他穿着灰布僧袍,衣角刚到膝盖,露出的袜子洗得发蓝,却叠得整整齐齐。
跟着方丈生活了八年,这不是他第一次下山,但脚刚踩上通往镇子的水泥路,他就忍不住回头望。蓝天白云下青云寺的飞檐在雾里露着个角,像卧在山里的菩萨。
他们要去的学校是隶属于青云镇的中心小学,校址在青云镇东头,校门正对着绕镇而过的山溪,老樟树枝桠斜斜探进校园,隔壁就是卖桂花糕的老街。
学校秉持 “守正融新” 理念,既教语文数学,也开传统书画课,格外尊重学生差异 —— 正因如此,悟尘方丈咨询了净上学时选择这里,它会包容了净的僧袍与念珠,也会让这份特别在校园里自在生长。
在方丈和校长商量一番后,根据悟尘方丈所述,以前在山上有居士是一位老师,也给小和尚教授了一二年级的知识,给了净做了几张卷子测试入学资格,最后分到了三年级。
这是一个活力满满的校园,此时的三年级(2)班的教室,在早读课铃响前就炸了锅。
当李老师领着穿僧袍的了净走进来,原本嗡嗡的说话声突然停了,几十双眼睛齐刷刷盯在那身灰布衣服上。
前排的小胖墩突然指着了净的头,大喊道:“他没头发!”
瞬间,同学们像一群受惊又好奇的小麻雀,围着了净叽叽喳喳。
有人伸手想上前摸小和尚了净的光头,被李老师轻轻拦住:“这是班里来的新同学了净,你们大家要好好相处哦。”
随后,也不待同学们的反应,她指着最后一排靠窗的空位,对着了净温柔地说道,“了净同学,你就先坐那里,同桌是王磊。他是一位很不错的孩子,我相信你们会成为好朋友的。”
而好孩子王磊呢?此时的他正趴在桌上画奥特曼,一抬头看见穿僧袍的了净,黑溜溜的小眼睛一下子亮了。
等李老师转身去讲台,他偷偷地扯了扯了净的僧袍下摆,带着好奇问道“了净,你的名字好特别哦。你是和尚?那你会念经吗?”
了净刚点头,想回答王磊,他又来劲了,抓着了净僧袍的系带缠来缠去,嘴里还小声的念叨:“我妈妈说,和尚的衣服有法术,快让我试试能不能缠成粽子。”
结果法术没试成,王磊自己倒把手指缠在了系带里,还越扯越紧,疼得他龇牙咧嘴:“哎呀!和尚快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