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之后他们去了咖啡厅,孟源第一次主动问起秦唯一的家庭。

他得知她是本市人,父母是做生意的,她是独生女,之所以出来自己找工作,是因为“想体验更多人生可能性”。

“你呢?孟源,你的家庭是怎样的?”秦唯一自然地问道。

孟源通常回避这类问题,但这次他回答了:“父母都是科研人员,很理性。他们爱我,但不知如何表达。我小时候被诊断出情感认知障碍,他们试过很多方法。”

“他们一定很爱你,才会尝试各种方法。”秦唯一轻声说。

孟源思考着这句话。

从未有人从这个角度解读过他父母的行为。

现在回想,父母确实带他看过许多专家,读过许多书籍,只是当所有尝试无效后,他们接受了这个事实,转而专注于培养他的学术能力。

“也许你是对的。”孟源缓缓地说,感到一种新的认知在脑海中形成。

那天晚上,孟源在日记中写道:“与秦唯一看画展。她解读艺术的角度与我不同。她看到情感,我看到结构。她问我是否孤独,我说不知道。她说这是自由。新的视角。”

写完这些,他加上了一句从未写过的话:“期待周一见到她。”

画展之后,孟源开始更系统地记录自己对秦唯一的感觉。

他创建了一个表格,跟踪自己与她互动时的生理反应:心率变化、皮肤电导反应、甚至体温变化。

科学数据让他感到安全,为这些陌生的体验提供了一个理性的框架。

秦唯一则在与朋友的聊天中谈到这次画展之旅:“他就像个来自外星的访客,以全新的视角看待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当他问我那幅画是否让我难过时,我突然意识到他正在尝试理解情感,而不只是观察它。”

孟源开始阅读秦唯一推荐的书籍,特别是那些探讨情感和心理的小说。虽然他仍然无法完全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动机,但他开始欣赏故事中情感发展的逻辑和模式。

同时,秦唯一也开始理解孟源的思维方式。

她不再期待他像其他人那样反应,而是欣赏他独特的视角和直率的表达。

公司里的人开始注意到他们互动的变化。

有些人打赌秦唯一什么时候会放弃“融化冰山”的尝试,有些人则开始以新的眼光看待孟源。

或许他并非冷漠,只是不同。

孟源开始主动学习“情感”。

他下载了情感识别软件,研究不同情绪对应的面部表情;他阅读心理学书籍,了解各种情感的起源和表现;他甚至偷偷观察公司里的人际互动,试图理解那些非语言的交流方式。

最重要的是,他与秦唯一的互动越来越多。

从每周一次的咖啡厅讨论,到偶尔共进午餐,再到周末的户外活动。

孟源发现自己开始期待这些时刻,尽管他还不明白这种期待本身也是一种情感。

第四章

一个雨天的傍晚,两人被困在公司楼下。秦唯一望着瓢泼大雨皱眉:“没带伞,看来得等一阵了。”

孟源看向她:“我可以分享我的伞。或者,我们去楼上继续工作,等雨小些。”

秦唯一笑了:“你知道吗?你刚才提供了两个解决方案。以前的你只会说‘等’或者‘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