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更新时间:2025-09-14 00:15:41

如今祖父去世多年,这句话却像诅咒,在他耳边一遍遍敲。

第四章 12:00 审判

顾放赶到港大历史系办公楼时,整栋楼正下课,学生像放闸的鸽子扑啦啦往外冲。

他逆着人流上三楼,迎面撞见个戴圆框眼镜的姑娘,怀里抱一摞《近代建筑史》,最上面那本“啪”掉地上,封面恰好是钟楼旧照。姑娘弯腰去捡,顾放帮她拾,指尖碰到书页,一股霉味直冲脑门——他忽然想起小时候祖父抽屉里那本发黄的值班日志,味道一模一样。

林野的办公室在最里头,门没锁,留一条缝,像故意等人推门。

屋里拉着半扇百叶窗,阳光被切成一条条斜杠,落在地板上,像老式监狱的栅栏。

顾放喊了两声“林老师”,没人应。他往里走,脚下“咕叽”踩到一滩液体——不是血,是打翻的墨水,蓝黑色,顺着地砖缝流成一条扭曲的小河,尽头正好指向办公桌。

林野就坐在桌后,头仰着,嘴半张,像打哈欠打到一半睡过去。

一根网线缠脖子三圈,另一头绑在吊扇叶片,那风扇本来早坏了,如今却硬生生被体重拽得歪向一边,电机发出“咔啦咔啦”的垂死声。

顾放伸手探颈动脉,冰凉,但皮肤黏度告诉他:死亡时间不超过三小时。

最诡异的,是林野左手握一张纸条,右手捏一只怀表——铜壳,鲸尾断,表盘停在今年11月30日00:13,倒转。

纸条是老的,边缘脆,字迹却新,黑色马克笔,一笔一画像拿尺子比着写:

“1947.11.30 13th strike 血债”

顾放盯着那行字,后槽牙发紧。他太熟了——祖父的值班日志里,同一日期,同一行字,被墨水涂掉大半,只剩“13th”还能辨认。如今有人把缺失的部分补齐,还送到他面前,像递账单。

沈莳后脚进门,手里拎杯冰美式,吸管咬得扁扁的。她扫一眼现场,没急着靠近,先蹲下去看墨水轨迹,又抬头望风扇:

“网线上吊?这风扇承重最多二十公斤,林野一百三,说明有人先帮他‘坐’上去,再抽椅子。”

她说话声音不高,却足够让旁边技术小刘记满一页。顾放把怀表递给她,她掂了掂,表盖“啪”弹开,里面还是那行小字:

给13,愿时间原谅你。

沈莳嗤笑:“凶手挺专一,礼物同款。”

系里的保洁阿姨被叫来问话,紧张得抹布拧成麻花。她说早上十点来打扫,门还锁着,里面没动静。她以为林野熬夜写论文,没敢敲。

顾放记下时间,心里画线:死亡10点至11点之间,凶手有钥匙,或者林野主动开门。保洁临走又补一句:“林老师最近总神叨叨,说钟楼有鬼,半夜给他发邮件。”

顾放耳朵一动,让技术员开电脑——屏保是钟楼夜景,密码一次过,林野拿生日当密码,省事得离谱。

邮箱里躺着一封未读,发送时间凌晨01:43,附件是一段音频,文件名“13th strike”。

顾放点播放,先是沙沙电流,接着“当——”一声钟响,闷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