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他沉吟了一下。王太太的丈夫是教育局的,消息确实灵通。实验中学周边的房产一直是硬通货。

“多少钱?”他问。

“首付大概要先凑个两百万左右,那边催得急,要得快才能抢到。”林薇报出数字,语气没有丝毫波动,又给他盛了碗汤,“我算过了,公司账上能动用的流动资金刚好够,暂时挪一下,等项目回款了再补进去,不影响周转。”

周永辉皱了皱眉,两百万不是小数目。但看着妻子那张一如既往冷静、甚至有些过于功利地谈论着投资回报的脸,那双眼睛里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只有对资产增值的精确考量——这种考量,是他们这个家多年来默契的基调。

他想起那条已经彻底删除的信息,心里那点细微的不安被压了下去。是他多心了吧。她怎么可能知道什么?她永远都是这样,理性,冷静,只关心实实在在的东西。

“行吧。”他点了点头,重新拿起筷子,“你看着办吧,明天让财务处理一下。”

“好。”林薇低下头,轻轻吹了吹汤勺里的热汤,喝了一口。

汤是温的。

第二天下午,二百万元资金从周永辉公司的账户转出,划入一个指定的监管账户,购房意向合同同步签署。合同甲方签名:林薇。

又一周过去,周永辉的陪读行李已经彻底打好,放在门厅,明天一早就要搬过去。

晚饭后,他接了个电话,语气愉悦地带了点不耐:“行了行了,知道了,项目细节明天公司说不行吗?……嗯,正准备过去呢……麻烦。”

他挂断电话,拿起外套:“老婆,老刘那边非让我现在过去一趟,签个字的合同落公司了,得补一下。”

林薇从电视上挪开目光,点点头:“开车慢点。”

门轻轻合上。

几分钟后,林薇关掉电视,走进书房。

她打开电脑,屏幕冷白的光映着她的脸。她点开一个加密软件,界面复杂,跳动着外文和数字。

她拿起另一部从未在周永辉面前用过的手机,发出一条简短的信息:「第二笔,可以动了。」

屏幕上,复杂的流程开始启动。数字在跳动,进度条在缓慢推进。

窗外,夜空中传来飞机掠过云层的微弱轰鸣,飞向遥远不可知的目的地。

书房里只有鼠标偶尔点击的轻响,和女人平稳的、几乎听不见的呼吸声。

她看着屏幕,眼神深静,如同结冰的湖面,映不出半点光,也映不出那湖底深处,正在无声碎裂的某些东西。

五百万元的资金,正通过看不见的网络,悄无声息地蜿蜒出境,流向开曼群岛的某个离岸账户。

湖面之下,冰川以无可挽回的姿态,正缓慢而坚定地,开始崩裂。

周永辉搬去陪读的第三天晚上,林薇的手机响了。屏幕上跳动着“周永辉”的名字。

这很反常。

结婚十八年,周永辉信奉“没事别联系,有事快解决”的通讯原则。主动报备行踪?那是热恋期和小默刚出生头两年才有过的事,早已湮没在记忆的旧纸堆里。

林薇正在核对一份海外账户的英文文件,她按下接听键,将手机夹在肩膀和耳朵之间,目光并未从屏幕上的数字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