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更新时间:2025-09-13 03:03:11

“爸,你这病治起来,我们都要破产了!” 二女儿当着全家的面算起账来,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滑动,像在评估一项亏损的投资。 陈建国坐在沙发上,手心发凉——他没想到,自己活着的每一天,竟成了子女口中的“破产风险”。 他攒了三十年的百万存款,本想留给孩子们,可换来的却是家庭会议上的“轮流赡养”排班表,是小儿子深夜翻他抽屉找存折,是老伴走后那句“走了也好,省心了”。 他心寒至极,秘密将存款转入年金保险,医疗费用全由保险公司承担,子女一分也拿不到。 可就在他以为终于能安心养老时,三个子女怒闯家门:“你是不是不认我们当儿子了?” 他们咆哮着要他改受益人,否则断绝关系。 他沉默良久,只回了一句: “我的钱,只保我自己。你们爱来不来。” 可谁也没想到,半年后,一篇报道轰动全网—— 《70岁老人靠保险自救,三子女断亲》。 他住进高端养老社区,活得比谁都体面。 而曾经扬言“不管你了”的子女, 竟在评论区哭着留言: “爸,我们想你了。”

第一章 体检报告撕开亲情假面,百万存款成了“待分遗产”

人这一辈子,总以为老了就能享清福。可陈建国七十岁这年才明白,所谓的“清福”,有时候不是病来的,是亲人给的。

那天他从社区医院出来,手里攥着体检报告,像攥着一张死刑判决书。糖尿病并发症风险极高——医生说得轻描淡写,可他知道,这意味着以后要打胰岛素、定期住院、长期吃药,一笔笔钱往外砸。他没敢当场问费用,只是默默把报告折好,塞进上衣口袋。

回家的路上,阳光刺眼,他却觉得冷。他拨通了三个子女的电话:大儿子在国企上班,二女儿开了家小超市,小儿子做点零工。他说:“你们都回来看看,我体检有点问题。”话没说完,三个人竟一个比一个快地答应了。

他心里还暖了一下:到底还是亲生的。

可等他们到齐,没人问他哪里不舒服,没人翻那张报告,甚至连水都没倒一杯。大儿子一屁股坐下就说:“爸,咱们得商量个方案。”二女儿接着说:“轮流照顾总得排班吧?”小儿子最直接:“要不送养老院算了,省得大家扯皮。”

陈建国坐在沙发上,像听一场股东会议。他们算得清楚:谁每周来两天,谁负责买菜,谁出水电费。二女儿掰着手指头算:“住院一天要是八百,咱们仨一人两百六十七,一个月下来就是八千多……这谁扛得住?”

他忍不住问:“那我的病呢?要不要治?”

大儿子叹了口气:“治当然要治,但得看怎么治。太贵的药别用,能不住院就不住院。” 小儿子补了一句:“实在不行,医保报完剩下的,咱们平摊。”

那一刻,陈建国突然觉得,自己不是他们的父亲,而是一个即将爆雷的“财务项目”,正被三个项目经理紧急评估风险。

晚饭没人做,他一个人在厨房热了剩饭。孩子们在客厅继续讨论“赡养成本”,声音不大,却字字扎心。他听着,手里的筷子差点掉进碗里。

夜里,他翻来覆去睡不着。起身打开柜子最底层,拿出一个红布包,一层层揭开——那是他三十年省吃俭用攒下的存折,整整一百万。原本是打算将来给孩子们分的,一人三十万,剩下十万办后事。可现在,这钱在他们眼里,似乎已经成了“待分遗产”,还没死,就开始盘算怎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