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惟之心头一震。她指出的问题,他并非毫无察觉,只是无力改变。但她如此精准快速地找到要害,绝非寻常深闺女子所能为。
“即便如你所说,我又能如何?换人?我无人可换。查账?无人听我号令。”他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嘲的苦涩。
“不必换人,也不必大张旗鼓查账。”苏妙心目光灼灼,“我们只需略施小计,让钱自己流进来。”
她压低声音,开始阐述她的计划:“您名下最偏僻的那间杂货铺,生意最差,反而最好动手。我们可以这样做:挑选几样日常必需品,稍微改善一下包装,定为‘精品’,价格略高两成;同时推出‘预存银钱,消费抵扣’的法子,存得多送得多,锁定一批老客;还可以弄些简单的‘积分券’,买够一定金额下次可抵用……”
她将现代最基础的会员制和促销手段,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语言娓娓道来,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林惟之听着,从一开始的怀疑,到渐渐惊讶,最后陷入了沉思。这些想法闻所未闻,细想之下却似乎极有道理,而且操作起来并不需要太大成本和人手。
他抬头,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女子。她依旧穿着粗布衣服,面容清秀却带着疲态,但那双眼睛亮得惊人,充满了一种他从未在任何人身上见过的自信和智慧。
“你为什么懂这些?”他忍不住问。
苏妙心沉默了一下,轻声道:“梦里学的吧。二爷,困守愁城是死路一条,放手一试,或许能搏出一线生机。您难道真想一辈子这样过下去吗?” 这句话狠狠戳中了林惟之心底的痛处和不甘。他看着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内心深处冰封的某处,似乎裂开了一道细缝。
良久,他深吸一口气,像是下了极大的决心,声音有些干涩:“那间杂货铺,随你折腾。需要多少银钱支应,告诉我……我想办法。”
成了。苏妙心心中一定,面上却不显,只微微颔首:“必不负二爷所托。”
她转身离开书房,背影挺直。
林惟之看着那碗已经微温的药膳,端起来,慢慢喝了一口。清甜温润,一路暖到胃里,仿佛也驱散了一丝积年累月的寒意。
他看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第一次觉得,或许……真的能有点不一样了。
他拿起笔,重新铺开一张纸,开始按照苏妙心刚才的思路,勾勒那间杂货铺的“新生”。或许,他也可以试着,不再只是被动接受命运。
5 微光与暗流
苏妙心的计划进行得悄无声息。
她通过林惟之唯一一个还算可靠的老仆,将指令传递出去。杂货铺的老掌柜起初嗤之以鼻,但碍于主子的命令,又不需自己掏钱,便半信半疑地照做了。
简单的“精品”货区被隔出来,货物摆放得整齐醒目;写着“预存享优惠”的红纸贴在门口;粗糙但清晰的“积分竹牌”被刻了出来。 起初几天,门可罗雀,甚至引来街坊邻居的嘲笑。
但变化发生在第五天。一位抱着试试看心态预存了五百文钱的大娘,发现下次买东西真的便宜了不少,还多得了一小包粗盐,顿时喜笑颜开,逢人便说。
口碑开始慢慢发酵。会员的优惠和积分兑换的实惠是实实在在的。那间死气沉沉的杂货铺,竟渐渐有了人气,账面上的流水也开始肉眼可见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