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周大人在一旁焦急地等待,不停地踱步。一个时辰后,周夫人的呼吸渐渐平稳,脸色也恢复了些血色。又过了半个时辰,周夫人缓缓睁开了眼睛,虚弱地说:“水……我要喝水……”

周大人大喜过望,连忙亲自端来水,喂给周夫人喝。他转过身,对着苏墨拱手道:“苏神医,多谢你救了内子!大恩大德,本府没齿难忘!”说着,他从怀里拿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递给苏墨:“这是一点心意,请你收下。”

苏墨却没有接,而是说:“大人,我治病不是为了钱财。如今城中瘟疫未消,还有很多百姓需要救治,这些银子,就请大人用来购买药材,在城中设粥棚和药棚,免费发放给百姓吧。”

周大人愣住了,他没想到苏墨如此大义。他原本以为苏墨是个贪财的乡下大夫,想用银子打发他,却没想到苏墨竟然把银子都捐给了百姓。他连忙点头:“好!好!苏神医放心,本府这就派人去购买药材,一定让百姓们都能喝上汤药!”

苏墨这才放心地离开府衙,回到土地庙。百姓们看到他平安回来,都围了上来,问长问短。苏墨把周大人的决定告诉大家,百姓们都欢呼起来,纷纷称赞苏墨是个好大夫。

在苏墨的指导和周大人的支持下,黄州府很快就设立了十几个药棚和粥棚。苏墨每天都要去各个药棚巡查,调整药方,指导衙役熬药。百姓们喝上了汤药,瘟疫很快就得到了控制。

一个月后,黄州府的瘟疫终于平息了。百姓们为了感谢苏墨,自发地在城外建了一座“神医祠”,还给他送了一块“杏林圣手”的匾额。苏墨却把匾额送到了祖父的坟前,他跪在坟前,把匾额放在墓碑旁,轻声说:“祖父,孙儿没有辜负您的期望,您教我的医术,我用来救了很多人。您放心,我会一直记住您的话,做一个好大夫,救更多的人。”

风吹过坟前的松柏,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祖父在回应他。苏墨站起身,望着远方的黄州城,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祖父的医术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摆脱病痛的折磨。

二、偶遇佳人,情愫暗生

瘟疫过后,黄州府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街头巷尾又热闹起来,小贩的叫卖声、孩童的嬉笑声,不绝于耳。苏墨没有离开黄州府,而是在城中最繁华的街道上,租了一间不大的铺面,开了一家医馆,取名“济世堂”。

医馆的门面很简单,一块木质的匾额上刻着“济世堂”三个大字,是苏墨亲手写的。里面分成了两间,外间是诊脉的地方,摆着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和一个药柜;里间是熬药的地方,放着一个药炉和几个砂锅。苏墨依旧坚持免费为穷苦百姓治病,只对有钱人家收取少量诊金,用来购买药材。

这天,苏墨正在医馆里整理医书。他把祖父留下的医书一本本拿出来,放在阳光下晾晒,防止发霉。这些医书都是祖父毕生的心血,上面还有很多祖父的批注,是苏墨最珍贵的宝贝。

忽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传来。苏墨放下医书,走过去打开门,看到一个穿着素色衣裙的女子站在门口,神色焦急。女子约莫十八九岁,身材纤细,眉如远山,目若秋水,只是脸色有些苍白,嘴唇也没有血色。她手里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小男孩脸色苍白,嘴唇发紫,四肢无力地靠在她身上,像是得了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