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历史脑洞小说《韩鼎》是最近很多书迷都在追读的,小说以主人公无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天涯沦落人001作者大大更新很给力,目前连载,《韩鼎》小说195087字,喜欢看历史脑洞小说的宝宝们快来。
韩鼎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宜阳的晨雾还没散尽时,韩辰已站在西坡矿的炼炉前。郑石新造的风箱正“呼嗒”作响,竹管排出的煤烟在晨光里散成淡青色,炉中跃动的火苗舔着昨夜捡来的铁渣,映得他眼底发亮。
“公子,这第三炉快成了!”郭老丈举着长钳,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身后的老矿工捧着块青石,正仔细打磨新铸的铁砧——那是用王矿头私窑里的铁锭锻的,石面磨出的铁屑在晨光里像碎银。
韩辰刚要回话,就见赵敢领着个小吏匆匆走来。小吏手里的竹简卷得紧实,边角都磨得起了毛。“公子,新郑来的急报——安成君在朝堂上参了您一本,说您‘私开矿洞、滥用民力’,还说要请王上收回铁务令。”
郭老丈的手猛地一顿,长钳差点从手里滑出去:“这老东西!私开矿洞的是他侄子,现在倒咬一口!” 韩辰接过竹简,指尖在“滥用民力”四个字上划了划。
墨迹浓淡不均,显然是仓促写就的——安成君在新郑急了,这倒是好事。“他还说什么?”
“还说您把宜阳的铁都赏了工匠,没给宗室留份例。”小吏压低声音,“张平太傅在朝堂上顶回去了,说公子是‘为韩聚铁,非为私藏’,可王后在旁边帮腔,说要召您回新郑问话。”
郑石把风箱拉杆一摔:“这是要调虎离山!公子不能回去——您一走,吕通的人肯定要闹翻天!” 韩辰没说话,转身从炉边拿起块刚锻好的铁坯。
青黑色的铁面上泛着银光,他用指尖在上面轻轻一弹,“当”的一声清响,在晨雾里传得很远。
“你们听,这铁声多亮。安成君在新郑听见,怕是坐不住了。”他把铁坯递给老矿工,“您说,这铁能打多少张弩机?”
老矿工掂量着铁坯,眼里的愁云散了些:“至少能打五张!比吕通那时候的铁实诚多了。”
“那就打十张。”韩辰拍了拍他的肩,“赵敢,你带两个弟兄,把这铁坯和王矿头的账册送回新郑——告诉父王,宜阳的铁不仅能铸弩,还能给工匠们添口粮,让他放心。”
他顿了顿,补充道,“再告诉张平太傅,让他查查安成君去年私贩到魏国的铁,是不是都换成了他封地的良田。”
赵敢眼睛一亮:“公子高明!拿账册当证据,看安成君还怎么狡辩!” 小吏看着被风箱吹得越来越旺的炉火,忽然道:“公子,其实还有个事——城南铁工坊的工匠们听说您可能被召回,都把工具搬到矿上来了,说要在您走前多锻些铁。”
韩辰心里一热。他往矿洞外走,果然看见道上挤满了人。有个瘸腿的老工匠拄着拐杖,怀里抱着个铁砧——砧面磨得发亮,边角却磕掉了一块,显然用了几十年。
“三公子,这是我爹传下来的铁砧,当年郑灭韩时,我爹就用它锻过兵器。”老工匠把铁砧往韩辰面前一送,“您带着它回新郑,让王上看看——宜阳人的心,就像这铁砧,看着糙,可经得住锤打!”
人群里立刻响起附和声。有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挤上来,把块用红布包着的东西塞进韩辰手里:“这是我男人昨晚锻的铁剑坯,您给王上瞧瞧!他说只要公子在宜阳,他就敢锻出能斩秦剑的好铁!”
韩辰解开红布,里面是块巴掌大的剑坯,虽然还没开刃,却能看出刃线笔直——是块好铁。
他忽然想起父王说的“韩国的铁在民心”,现在才真正懂了。“我不走。”他举起剑坯,对着工匠们高声道,“安成君要参就让他参,王后要召就让她召——只要你们还在锻铁,我韩辰就不会离开宜阳!”
“好!”人群里爆发出喝彩,连矿洞外的晨雾都像是被这声浪冲散了些。 正热闹时,有个矿工指着远处喊道:“那不是吕通吗?他带了好多人!”
韩辰抬头望去,只见吕通领着几十个家奴,扛着锄头铁锹,正往矿洞这边来。家奴们手里的工具都闪着寒光,显然是冲着炼炉来的。
“韩辰!你私开矿洞、私锻铁器,我奉安成君令,来查封矿洞!”吕通的声音比昨天更横,大概是觉得有了新郑的“尚方宝剑”。
郑石立刻把风箱拉杆横在胸前:“你敢动炉子里的铁试试!” “试试就试试!”吕通挥了挥手,家奴们立刻冲上来要掀炼炉。
韩辰正要让赵敢带人阻拦,却见工匠们先动了——老矿工举起磨铁的青石,妇人把孩子往身后一护,连昨天那三个捡铁渣的少年都捡起了地上的铁屑,密密麻麻地挡在炼炉前。
“谁敢动炉子,先过我们这关!”老工匠的拐杖往地上一顿,石面上的铁屑溅起来,“这炉子里炼的是宜阳的铁,是我们的活路!”
家奴们的脚步顿住了。有个家奴认出了老工匠,往后缩了缩——去年他爹生病,还是老工匠给锻了副铁支架,才勉强能下地。
吕通气得脸都青了,亲自抄起把铁锹就要上。韩辰忽然喊了声:“吕通,你看看这是什么!”他举起从私窑里找到的账册,“这上面记着你去年把一百石好铁运去魏国,换了二十亩良田——要不要我让人把田契也找出来?”
吕通的手僵在半空。他身后的家奴们都变了脸色——私贩军铁是大罪,谁也不想被连累。有个家奴悄悄把铁锹往身后藏,被旁边的人看见了,也跟着放下了工具。
“你……你敢污蔑我!”吕通的声音发虚,却还想硬撑。 “是不是污蔑,新郑的王上自会判断。”
韩辰把账册交给赵敢,“但你今天敢动这炉子,就不是查封矿洞,是要砸宜阳人的饭碗。”他指了指炼炉里跃动的火苗,“这火是工匠们用煤火点的,是为韩国锻铁的火——你灭得了吗?”
吕通看着围上来的工匠,看着炉子里越烧越旺的火,忽然把铁锹一扔,转身就走。“韩辰,你等着!安成君不会放过你!” 家奴们见状,也跟着一哄而散。
工匠们爆发出一阵欢呼,老工匠把青石往铁砧上一磕,火星溅起来,像撒了把星星。
“公子,咱接着锻铁!让新郑的人看看,宜阳的铁不会凉!” 韩辰点头,接过郑石递来的长钳,亲自从炉里夹出块通红的铁坯。
铁坯在晨光里泛着金红,他往铁砧上一放,老工匠的锤子就落了下来——“当”的一声,震得人耳朵发麻,却让人心里踏实。
“公子,您看这铁!”老工匠举起锻了一半的弩机零件,铁面光滑得能照出人影,“比吕通管的时候强十倍!”
韩辰看着铁砧上跳跃的火星,忽然想起张平太傅赠的《郑世家》。书里说郑人善冶铁,却因贵族争权把铁都铸成了鼎,最后被韩所灭。
现在看来,铁铸鼎能镇国,铸弩能护国,可最要紧的,是得有肯用心锻铁的人。午后,赵敢带着两个卫士准备出发。
韩辰把那块剑坯和铁砧一起装进木箱,又让人往箱底铺了层新锻的铁屑。“告诉父王,这铁屑是工匠们一点点磨出来的——宜阳的铁就是这样,看着碎,聚起来能成器。”
赵敢把箱子捆在马背上,忽然道:“公子,要不要给张平太傅带句话?” 韩辰想了想,从怀里掏出块小铁牌。那是他用废铁渣锻的,上面刻着个“韩”字,边缘还带着没磨平的毛边。
“把这个给太傅,告诉他,宜阳的铁已经热起来了,就等新郑添把火。” 马蹄声在山道上渐远时,韩辰正和工匠们围着铁砧锻弩机。
郑石新做的模具派上了用场,铁坯放进模具里一压,弩机的轮廓就出来了,比之前快了一倍。“公子您看!这样一天能做二十个机括!”郑石举着模具,脸上沾着的铁屑像撒了把芝麻。
韩辰刚要夸他,就见矿洞口跑来个学徒,手里举着封信:“公子!大梁来的信,是魏使派专人送的!” 信是张平的儿子写的,说魏襄王见了新锻的铁弩,很是高兴,已经答应派三千魏兵驻在韩魏边境,还说要送五十车粮草来宜阳,换韩的铁弩技法。
“魏襄王说,只要韩国能一直锻出好铁,魏韩盟约就永远作数。”学徒念到最后一句,声音都亮了。 郭老丈把锤子往铁砧上一放:“好!有魏兵帮忙守着,秦兵就不敢轻易来了!”
韩辰望着远处的函谷关方向,那里的天空还泛着淡灰。他知道安成君不会罢休,秦国的兵也还在边境,可当铁砧上的“叮当”声和工匠们的笑谈混在一起,当新锻的弩机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他忽然觉得,宜阳的铁已经不再是冷硬的矿石——它们在炉火里烧得通红,在锤打下渐成利器,就像韩国正在慢慢挺直的脊梁。
“接着锻。”韩辰拿起长钳,夹起块新的铁坯,“等赵敢从新郑回来,咱们得让他带几张成品弩回去——让父王看看,宜阳的铁不仅能说话,还能当韩国的盾。”
炉火在暮色里越烧越旺,把矿洞口的影子拉得很长。铁砧上的火星溅起来,落在韩辰的衣袍上,像落了些不会熄灭的星子。
他知道,安成君的暗箭、秦国的威胁还在暗处,但只要这炉火烧着,只要铁砧还在响,宜阳就倒不了,韩国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