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顺理成章地,她加入了沈寂川的团队。

我第一次感觉到危机感,是在一个周五的晚上。我精心准备了爱心便当,准备去实验室给他一个惊喜。

推开实验室厚重的门,里面一反常态地没有了往日的安静。沈寂川和秦语霏正并肩站在一块巨大的白板前,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和逻辑图。

「不对,这个递归的逻辑有问题,」秦语霏的声音清脆而果断,她拿起笔,在白板上划掉一长串公式,「如果我们换成动态规划的思路,时间复杂度可以从 O(n²)降到 O(nlogn)。」

沈寂川蹙眉沉思了片刻,随即眼睛一亮:「我明白了。我们可以构建一个状态转移方程……」

他们凑得很近,激烈地讨论着一串串我听不懂的「天书」。那种感觉,是一种纯粹的、属于智力碰撞的火花,耀眼、夺目,并且形成了一个外人无法插入的强大气场。

我的出现,并没有打断他们的讨论。秦语霏只是朝我这边瞥了一眼,礼貌性地微一点头,算是打过招呼,随即又立刻转回头,指着白板上的某个节点,和沈寂川继续争论。

那种从容和自信,那种在沈寂川最擅长的领域里与他并驾齐驱的姿态,像一根细小的针,轻轻刺了我一下。

沈寂川看到我,快步走了过来,接过我手里的便当盒,眉眼间带着一丝歉意:「舒舒,你怎么来了?等我一下,我们马上就讨论完了。」

我笑着摇摇头:「没事,你们先忙,我等你。」

我找了个角落坐下,安静地看着他们。看着他们时而激烈争辩,时而又因为一个共同的想法而相视一笑,那种默契,是我从未见过的。

我忽然意识到,在那个属于代码和算法的世界里,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文盲」。而秦语霏,是能和他用同一种语言交流的人。

这种认知,让我第一次有了一丝不确定。

从那天起,沈寂川为了备赛,忙得脚不沾地。我俩的约会,从电影院、餐厅,变成了实验室的角落。他敲代码,我看剧,互不打扰,却也少了许多亲密的互动。

一个小小的芥蒂,在我心里悄悄生了根。

周六晚上,我陪他在实验室待到深夜十一点。当他终于敲下最后一个字符,疲惫地靠在椅背上时,我立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