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更新时间:2025-10-19 04:02:57

就在这时,河堤方向传来一声巨响——河堤决口了!浑浊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冲向红星村,很快就淹没了村里的低洼地带。站在山上的村民们看着自家的房子被洪水浸泡,有的忍不住哭了起来。

“大家别担心,政府会帮我们重建家园的!”杨宇大声安慰道,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定大家的情绪。

接下来的几天,杨宇一直忙着救灾工作。他帮着发放救灾物资,登记村民的损失情况,还利用自己的文笔,写了一篇关于桃源乡抗洪救灾的通讯稿,投给了市报。让他没想到的是,这篇通讯稿不仅被刊登了,还引起了市委领导的注意。

市委书记林浩然在看到这篇通讯稿后,对文中提到的“年轻干部杨宇不顾个人安危,组织村民转移”的事迹印象深刻。他特意让秘书了解了杨宇的情况,当得知杨宇是燕园毕业的研究生,主动申请到基层锻炼时,林浩然点了点头:“这样的年轻人难得,要重点培养。”

半个月后,县里传来消息,杨宇被评为“全县抗洪救灾先进个人”,还被提拔为桃源乡党政办副主任。这个消息在乡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人羡慕,有人嫉妒,但更多的人是认可——毕竟,杨宇在抗洪救灾中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

成为党政办副主任后,杨宇的工作更加忙碌了。他不仅要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还要协助乡领导处理一些重要事务。一次,县里要在桃源乡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张卫国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杨宇:“杨宇,这次现场会很重要,关系到咱们乡的形象,你一定要办好。”

杨宇不敢怠慢,立刻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他带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每天都泡在村里,指导村民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整治污水沟,还协调相关部门在村里修建了垃圾分类站和公共厕所。为了让现场会更有亮点,他还提出在村里打造“文化墙”,把村里的好人好事、传统美德都画在墙上,既美化了环境,又传播了正能量。

现场会召开那天,当县委领导看到干净整洁的村庄、图文并茂的文化墙,还有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时,对桃源乡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县委书记拍着张卫国的肩膀说:“卫国同志,你们乡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做得不错,尤其是那个文化墙的创意,很有想法!”

张卫国笑着说:“书记,这都是杨宇同志的功劳,是他想出的好点子。”

县委书记看向杨宇,点了点头:“年轻人有思路,有能力,好好干!”

这次现场会让杨宇在县里也有了名气。不久后,县委组织部传来消息,要调他去县委办公室工作,担任综合科副科长。

离开桃源乡那天,乡干部们都来送他。王建军拍着他的肩膀说:“杨宇,到了县里要好好干,别给咱们桃源乡丢脸!”李红梅则递给他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几包家乡的茶叶:“杨科员,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在县里工作忙,喝点茶叶提神。”

杨宇接过袋子,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自己在桃源乡的这两年,不仅积累了工作经验,还收获了珍贵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