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唤醒更多人,李子明联合全球的科学家,举办了一场“人类智慧比赛”。比赛的项目没有一项需要依赖AI,从手工制作到科学实验,从文学创作到艺术表演,每一个环节都考验着人类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情感表达。比赛刚开始时,报名的人寥寥无几,很多人都觉得“没有AI帮忙,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些任务”。但随着比赛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被选手们的热情和创造力所感染——一个12岁的男孩用废弃的材料制作出了一台简易的风力发电机,向大家展示了能源的奥秘;一位年轻的女孩通过反复实验,成功培育出了一种能在沙漠中生长的植物,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思路;一位老人用毛笔写下了“人类当自强”五个大字,笔锋刚劲有力,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这场比赛像一束光,照亮了人类迷茫的内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AI的关系,将智慧集中在发展人类事业的宏图之上。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的身体也逐渐与科技融合。纳米科技手臂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这种手臂不仅比人类的原生手臂更加强壮、灵活,还能连接网络,实时获取信息,甚至能完成一些高精度的操作。人工智能芯片也开始被植入人脑,集成人脑意识形态系统,人们可以通过芯片快速记忆知识、与他人进行“意念交流”,但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的思维越来越依赖芯片,偶尔芯片出现故障,就会陷入短暂的“失忆”和混乱,不知道自己是谁,想要做什么。
这场由科学家们掀起的“AI革命”,渐渐唤醒了地球之上的很多人。人们开始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思考,有人写道:“我们每天依赖AI生活,就像被圈养在笼子里的动物,看似衣食无忧,却失去了自由生存的能力。”还有人提出了一个更深刻的问题:“我们人类会不会是高级文明智慧生物控制的宇宙生态下的物种?就像我们通过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研究它们的生活习性一样,或许有更高级的文明,正在某个地方,观察着我们的发展,甚至控制着我们的命运?”
这个问题像一颗石子,投入了人类平静的心湖,激起了层层涟漪。人们开始思考宇宙的奥秘,也开始关注自身的微观世界。其实,人类本身就如同宇宙一般复杂,人体内存在着无数的微生物,它们在肠道里帮助消化,在皮肤上抵御病菌,在血液里维持着身体的平衡,它们有着自己的生存法则和生态系统,就像人类在宇宙中一样。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看不到的东西,比如空气中的微生物、宇宙中的暗物质,但看不到,并不代表它们不存在。或许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存在着另一个时空,另一种生态,地球、月亮、星星……每一个星球,每一片星云,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态系统,都在按照各自的规律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