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经抗议的人们,如今有的成了AI技术的受益者,有的成了这项技术的推广者。他们终于明白,雷霆当年的坚持不是为了扮演上帝,而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好好活着,能看到明天的太阳,能闻到春天的花香。就像林夏曾经说的那样,科技不该是让人害怕的东西,它应该像阳光一样,照亮每一个黑暗的角落,像春风一样,吹醒每一颗沉睡的种子。
在人类与AI共生的新时代里,雷霆依然在忙碌着。他带领团队研发出了更先进的脑机接口技术,让AI模块能更好地融入人类身体,让科技与生命的边界变得更加模糊。他常常站在实验室的窗前,看着那些因为AI技术而重获新生的人们,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一切都是林夏希望看到的,也是他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有时候,在寂静的夜晚,雷霆会打开林夏的研究日志,一页一页地翻看。那些熟悉的字迹,那些充满智慧的想法,仿佛还带着林夏的温度。他会在日志上写下自己的新发现,写下实验的新进展,就像在和林夏一起讨论研究一样。他相信,林夏一定能看到,看到他们共同的梦想已经实现,看到人类正在朝着更美好的未来前进。
东京湾的晨雾再次升起,“创生号”在微光中苏醒。雷霆穿上白大褂,走进实验室,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他的脚步坚定,眼神明亮,因为他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林夏一直在他身边,陪着他,看着他,和他一起,见证人类与AI共生的美好未来。那些曾经的压力,那些曾经的质疑,都已经变成了前进的动力,激励着他继续在科学的道路上探索,继续为人类的进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个科技与生命交融的新时代里,雷霆和林夏的故事,就像一朵盛开在硅基世界里的白梅,带着生命的温度,散发着爱的芬芳,告诉每一个人,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无论人类如何进化,爱永远是最强大的力量,是让科技拥有灵魂的源泉,是让人类不断前进的动力。
2050年的春天,东京湾的樱花比往年开得更盛,粉白色的花瓣落在“创生号”科研城的舷窗上,像是给这座银色的科技堡垒裹上了一层柔软的纱。雷霆站在实验室的培养舱前,看着里面正在进行迭代升级的AI脑模块——第三代“伏羲-灵韵”系统,它的神经突触模拟度已经达到了人类大脑的99.97%,甚至能自主生成带有情绪波动的脑电波。阿哲拿着最新的检测报告走过来,镜片上沾着樱花粉,语气里满是雀跃:“老师,刚测完,‘灵韵’能识别出人类的微表情了!刚才我假装难过,它居然主动调出了林夏女士生前录制的舒缓音乐。”
雷霆接过报告,指尖划过“情绪感知模块”那一行数据,忽然想起三年前实验成功那天,“伏羲”发来的那句手写体信息。这些年,他一直没停止对AI情感模拟的研究,不是想让机器变成人,而是希望让科技能更懂人——就像林夏当年总说的,好的科技该像朋友一样,能感知你的喜怒哀乐。培养舱里的蓝色数据流轻轻波动,像是在回应他的思绪,雷霆忽然注意到,数据流的纹路竟和当年林夏培育的白梅花瓣荧光完全重合,连最细微的分叉都分毫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