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更新时间:2025-10-16 02:29:07

醒来后他就再也睡不着,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板,直到天蒙蒙亮才昏昏沉沉睡去,早上自然起不来,错过了两天早餐。

林新月发现后,没多说什么,只是每天早上六点敲他的房门:“陈默,要不要一起打太极?我爷爷以前教过我,能安神。”

陈默起初是拒绝的,后来实在躺得难受,就跟着起了床。

院子里的空气带着露水的清凉,林新月教他“起势”,告诉他“呼吸要慢,跟着心跳走,动作要柔,不用使劲”。

陈默学得很笨拙,胳膊腿僵硬得像机器人,一招“云手”练了十几次,还是顺拐,他自己都觉得好笑,嘴角却不自觉地弯了起来。

一周后,他居然能在早上六点自然醒,醒来后会主动去厨房帮王婶劈柴烧火。

王婶夸他“力气大,劈的柴整齐”,他低头笑了笑,没说话,却把劈好的柴码得更整齐了。

苏晓像是得了“拍照后遗症”,每天拿着手机拍个不停。

从院子里刚绽开的第一朵绣球花,到王婶端上桌的热气腾腾的饭菜,再到陈默劈柴时专注的侧脸、林野浇花时蹲在地上的背影,连傍晚天边的晚霞、清晨草叶上的露珠都不放过。

她把照片按日期整理成相册,取名“小筑日常”,偶尔挑几张发在社交平台,配的文案都很简单:“今天的粥很糯”“绣球花开了一朵粉的”“陈默劈的柴真整齐”。

没想到吸引了不少点赞,有人留言问“这是什么神仙地方”,有人说“看了你的照片,我也想逃离城市了”。

苏晓每次都笑着回复:“这里是新月小筑,是能让人找回笑容的地方。”

有天晚上,她抱着“小方案”坐在窗边,突然对林新月说:“我好像找回以前画画的感觉了,看着这些照片,就想把它们画下来。”

阿哲是个“行动派”。

入住第二天,他就拉着林新月问:“村里有没有会做木工的老人?我想拜师学艺。”

林新月把他带到王伯家,王伯看他拿着画夹,以为是来学画画的,一听是学木工,眼睛亮了:“现在的年轻人,没几个愿意学这个苦差事了。”

阿哲学得很认真,第一天就跟着王伯学握刨子,刨木头时没掌握好力度,手上磨出了两个水泡,疼得他龇牙咧嘴,却没说一句放弃的话。

王伯看他有耐心,就从最简单的打磨木勺教起,教他怎么选木头、怎么打磨弧度。

一周后,当第一把粗糙却完整的木勺做好时,阿哲兴奋地举着木勺跑回小筑,挨个给大家看:“你们看,我做的!”

苏晓凑过去摸了摸木勺的柄,光滑得很,当即说:“以后我就用这个木勺吃饭,这是‘专属定制款’!”

阿哲听了,红了耳根,赶紧把木勺收起来,却在没人的时候,偷偷用砂纸把木勺柄又打磨了一遍。

林野把“种向日葵”这件事看得比什么都重。

他找王婶要了点肥料,在院子角落开辟了一小块菜园。

翻土时不小心把指甲盖掀了点,流了血,他用清水冲了冲,贴上创可贴,继续翻。

种子是他网购的,收到货的那天,他像捧着宝贝似的,小心翼翼地把种子埋进土里。

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去浇水,蹲在菜园边看半天,嘴里还念叨着:“怎么还不发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