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更新时间:2025-10-15 04:55:52

1 暴雨诡影

2003年,南方沿海小城的梅雨季来得格外早。连续半个月的暴雨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整座城市罩在浑浊的水汽里。市区滨海大道旁的施工牌被台风尾迹吹得东倒西歪,铁皮边缘卷成狰狞的弧度,上面“海湾新城·向海而生”的红色标语被雨水泡得发肿,墨色顺着铁皮缝隙往下淌,在积水中晕开,像一道凝固的血迹。

林深坐在办公室里,指尖的香烟燃到了滤嘴,烫得他猛地回神。烟灰落在摊开的建筑图纸上,在“防潮地基设计图”几个字旁边烧出一个小黑点,像只窥视的眼睛。窗外的老式空调外机在墙面上剧烈摇晃,金属支架发出“吱呀——吱呀——”的怪响,每一声都像在撕扯着什么。作为这家国营建筑设计院里最年轻的海洋建筑工程师,他刚为市中心那座正在兴建的滨海酒店修改完第三版防潮方案——甲方昨天还在电话里咆哮,说要是赶不上今年国庆的开业工期,就要让他“卷铺盖滚蛋”。

办公桌上的物件摆得满满当当,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杂乱。左边是2003年最新版的《海洋建筑规范》,封面还裹着书店送的透明塑料膜;中间摊着本泛黄的1947年版本地潮汐表,是他上个月在旧货市场花二十块钱淘来的,纸页边缘已经发脆,某一页用红笔圈出的“黑礁湾”三个字,墨迹暗沉得像干涸的血;右边放着个银色的翻盖手机,是妻子苏湄上个月送他的生日礼物,屏幕上还贴着卡通贴纸,此刻正亮着,显示有三通未接来电——全是苏湄打的。

他抓起手机回拨,听筒里传来冗长的忙音,像海浪在空旷的滩涂上反复撞击。林深皱了皱眉,苏湄早上出门时说要去城郊的黑礁湾滩涂画速写,还特意带上了她那台老旧的单反相机和便携收音机,说“雨季的滩涂光影特别,能拍出不一样的东西”。他当时还叮嘱她早点回来,说晚上要一起去吃街角那家新开的麻辣烫——苏湄上周就念叨着想吃,说老板是四川来的,汤底够辣。

忙音突然断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阵嘈杂的背景声:海浪拍打礁石的闷响、风卷过滩涂的呼啸,还有某种湿滑东西在沙地上拖拽的“沙沙”声。信号时断时续,像被什么东西干扰着,偶尔能听见苏湄的呼吸声,粗重得像刚跑完长途。

“阿湄?你在哪?信号怎么这么差?”林深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指尖攥得手机外壳发烫。

听筒里沉默了几秒,接着传来苏湄的声音。那声音不像平时那样清亮,反而裹着一层黏腻的湿意,像被海水泡胀了似的,每个字都沉甸甸的:“深哥……你看……它们的纹路……好漂亮……”

“什么纹路?你到底在干什么?”林深的心猛地一沉,他太熟悉苏湄这种语气了——去年她在旧货市场淘到那本烫金封皮的旧笔记时,也是这样,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纸页上的图案,连饭都忘了吃。那本笔记的原主人是民国时期的海洋生物学家,扉页上潦草地写着“勿近黑礁湾”,后面几页的字迹越来越潦草,到最后几乎看不清文字,只反复画着同一个符号:一圈圈向内收紧的螺旋,中心是个漆黑的圆点,像极了此刻他图纸上被烟灰烧出的痕迹。

“比你画的防潮层螺纹还精致……”苏湄的声音还在继续,夹杂着收音机的杂音——她似乎正把收音机贴在话筒旁,里面传来一段模糊的短波广播,一个沙哑的男声在反复说,“今晚……大潮……黑礁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