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回到家里,我翻出手机里刚加入的业主群,在输入框上方犹豫再三,终于打下一行字:“各位邻居好,我是新搬来的501住户。最近楼上601的小孩每晚踢球玩滑板车,声音较大,影响休息,望理解。”

消息刚发出,群里立刻炸开了锅。

“@501,年轻人要多包容啊,孩子活泼点是福气!”

“就是就是,我们小宝多可爱,昨天还帮我拎菜篮子呢!”

“现在的年轻人啊,一点苦都吃不得。我们当年带孩子,哪敢这么娇气?”

我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出的消息,突然想起昨晚老太太关门时说的“现在的年轻人”。这些老人仿佛提前串通好了话术,每句话都像一把软刀子,扎得我胸口发闷。

“我也不是不让孩子玩,但晚上十点后应该保持最起码的安静吧。”

“十点?”一个叫平安是福的昵称立刻回复,“我们小宝九点就上床睡觉了,哪来的噪音?我看是小苏你神经衰弱吧!”

“就是就是,年纪轻轻的,别学那些矫情病!”

“也不能这样说吧,@601 你家确实有点吵,小孩子精力旺盛可以理解,但可以去楼下玩啊。”还是有看不下去的人想要中间调和。但很快也被那些所谓“保护祖国的花朵”的老人骂得不敢出声。

我看着群里一条接一条的消息,突然笑出声来。

这些老人,分明是在用“为你好”的姿态,行道德绑架之实。

3.

那天我刚在家庭群发了句“带小宇来我这住几天”,我哥嫂的微信瞬间炸了锅。

嫂子秒回个“感恩天地”的表情包,配文:“可算把这个小祖宗送走啦!今晚咱们能睡个好觉咯!”我哥更绝,直接甩出张照片——俩黑眼圈快掉到下巴的夫妻,正踮脚把小宇的行李箱往门外推,活像送瘟神。

我忍俊不禁,小宇出生时我大学还没毕业,可以说是看着他长大的。

自从我决定去别的城市工作后,哥嫂那是哭了三天三夜,甚至放出话可以养我一辈子,只要我帮他们看着小宇。因为这孩子刚满七岁,却有着远超同龄人的“破坏力”。他能把爷爷的收音机拆成零件,能把邻居的鸽子吓得不敢落脚,更绝的是,他总能用最天真的语气说出最扎心的话。我哥和嫂子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道歉,腰都没直过。

半夜十二点,我刚躺下就听见“咚咚”的敲门声。

开门一瞅,好家伙!我哥扛着个奥特曼行李箱,嫂子举着个挂满荧光贴纸的尿素袋,跟押送犯人似的把睡眼惺忪的小宇往我怀里塞。

小宇还迷糊着呢,嘴里嘟囔着:“我要吃草莓味的……”

话音未落,我哥已经“啪”地关上门,留下一句:“德华啊....哦不对,妹啊,这孩子就交给你啦!我定期给你转账,有事咱们漂流瓶联系哈。”

我低头一看,小宇的行李箱拉链都没拉严实,里面塞着他妈连夜缝的“防拆标签”——每件衣服上都绣着“小宇专属,拆开不认”的歪扭针脚。更绝的是,行李箱夹层里居然藏着本《小宇生存手册》,翻开第一页就是:“温馨提示:此娃拥有三秒拆家技能,请备好502胶水!”

小宇这时候才彻底醒神,揉着眼睛瞅了瞅四周,看到我一点也不惊讶,反而突然眼睛一亮:“叔叔!咱们去楼道玩飞盘吧!”说罢也不等我答应,拿起飞盘就往消防通道冲。那动静,吓得三楼的张奶奶穿着睡衣就出来查看,差点被飞盘偷袭:“小祖宗哎,可别把楼道震塌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