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车内一片死寂。顾曼桢的枪口若有若无地对着驾驶座后的陈默。“你怎么会在这里?”

陈默从后视镜里看了她一眼,眼神平静无波:“我说过,我的任务是确保你和‘教授’的安全。你的诱饵计划很聪明,但也差点把真目标送入虎口。我一直盯着广慈医院,那是‘昭和通商’名下产业,我查到的。”

“你是‘蝮蛇’?”顾曼桢直接发问,心跳加速。

陈默沉默了一下,没有直接回答:“老枪的手下已经控制。但‘鼹鼠’不止一个。泄露广慈医院地点的,是更高层级的通讯密码被破译,或者……我们内部有更大问题的鱼。”

他顿了顿,补充道:“‘教授’提供的华北情报,部分内容与我通过‘昭和通商’货运量异常推断出的日军物资集结情况吻合。情报可信度很高。”

顾曼桢缓缓放下了枪。无论陈默是谁,他刚才救了她和“教授”的命,并且他的调查方向与核心任务是一致的。

“教授”惊魂未定地看着前排的两人,尤其是陈默:“这位同志是……”

“自己人。”顾曼桢简短地回答,但她心中的谜团并未减少,反而更多了。陈默的出现太过及时,他的能力远超一个普通记者或初级特工。他若真是“蝮蛇”,为何不亮明身份?若不是,他背后又是哪一方势力?

陈默将车开到安全的地方——“教授”真正的、极其隐秘的藏身之处,这是连顾曼桢之前都不知道的备用地点。

安置好“教授”后,陈默对顾曼桢说:“你的任务完成了一半。接下来,清理门户,确保情报能安全送出去。我会配合你。”

夜色中,他的侧脸线条冷硬。顾曼桢知道,上海站的腥风血雨,才刚刚开始。而她身边的这个男人,是敌是友,仍是浦江之上最浓重的一团迷雾。

(第二章完)

第三章:密码疑云与内部清洗(约2000字)

“教授”提供的情报如同一块灼热的烙铁,烫手却至关重要。顾曼桢深知必须尽快将其加密发往重庆。然而,“广慈医院”的遭遇像一盆冷水浇下——日伪特务的精准追踪,明确指向内部通讯渠道已不再安全。

“更高层级的通讯密码被破译,或者……我们内部有更大问题的鱼。”陈默的话在顾曼桢耳边回响。她倾向于后者。一次密码破译可能是意外,但结合百乐门的刺杀、逸园的精准伏击,一条清晰的线索指向了内部:有一条深藏的“鼹鼠”,一直在向敌人输送关键信息。

顾曼桢决定冒险启用最高等级的应急通讯方案——一套仅限“夜莺”单线使用、与总部“牧鱼”直接约定的、基于特定小说版本和页码作为密码本的加密方式。这套方案流程复杂,耗时较长,但理论上安全性最高。

她将情报用微型胶片妥善藏好,准备通过一条绝密交通线送出上海。同时,她开始起草那份至关重要的加密电文。

然而,就在她即将发出电文的前一刻,陈默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他通过监听“昭和通商”的特殊频段(这是他近期技术侦查的重点),捕捉到一段极其短暂的、加密方式与军统上海站常用方式高度相似的异常信号发射,发射源定位区域,恰好包含了上海站秘密电台的大致活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