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儿,你看那兔子灯,是不是很可爱?”苏卿然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兔子灯,笑着说。
林微婉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那兔子灯做得栩栩如生,眼睛是用红宝石做的,在灯光下闪闪发光。她点了点头:“嗯,很可爱。”
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传来,人群纷纷避让。林微婉抬头看去,只见一个穿着月白色锦袍的少年,骑着一匹白马,从街上走过。那少年约莫十五六岁,面如冠玉,目若朗星,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意,气质清雅,像极了画里走出来的人。
不知是巧合还是什么,那少年的目光正好落在林微婉身上,两人四目相对,林微婉的心跳忽然漏了一拍,连忙低下头,脸颊发烫。
“婉儿,怎么了?”苏卿然注意到她的异样,笑着问。
林微婉摇了摇头,小声说:“没什么,婶婶,我们去买兔子灯吧。”
苏卿然看了看她泛红的脸颊,又看了看那少年远去的背影,心里了然,笑着点了点头:“好,我们去买兔子灯。”
买完兔子灯,两人又逛了一会儿,苏卿然看天色不早,便说:“婉儿,我们该回府了,不然你萧叔叔该担心了。”
林微婉点了点头,跟着苏卿然往马车走去。路过一个卖糖画的摊子时,她忽然看见那个月白色锦袍的少年,正站在摊子前,看着糖画师傅作画。
他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目光,回头看了过来,看见她,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对着她点了点头。
林微婉的心跳又快了起来,连忙转过头,跟着苏卿然上了马车。马车开动后,她撩开车帘,看着那少年的身影渐渐远去,心里竟有些失落。
“婶婶,那个少年是谁啊?”林微婉忍不住问。
苏卿然想了想,说:“看他的衣着和气质,应该是礼部尚书沈大人的儿子,沈砚辞。沈大人是你萧叔叔的同僚,为人正直,沈砚辞这孩子也很优秀,听说才学出众,是京城有名的才子。”
“沈砚辞……”林微婉在心里默念着这个名字,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起。
她不知道,这次上元节的偶遇,会是她和沈砚辞缘分的开始。
第四章 书院论道,再遇知音
大靖景和十年,春。
林微婉十三岁了,已经出落成了一个大姑娘。她不仅读书好,武艺也不错,萧策常说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日,萧策要去兵部议事,苏卿然要去走亲戚,林微婉在家里待着无聊,便想着去城外的白鹿书院听课——白鹿书院是京城最有名的书院,里面有很多学问高深的先生,还有不少有才学的公子小姐。
她换上一身男装,把头发束起来,戴上一顶青色的帽子,看起来像个清秀的少年郎。偷偷溜出府后,她雇了辆马车,往白鹿书院去。
白鹿书院坐落在城外的半山腰,环境清幽,古木参天。林微婉走进书院,正好赶上先生在讲《论语》。她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认真听着。
先生讲完后,让学生们自由讨论。林微婉正想着刚才先生讲的内容,忽然听见旁边有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说的是待人之道,可若是在朝堂之上,面对奸佞之人,难道也要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