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到了江夏,刘备派诸葛亮去江东联吴抗曹。诸葛亮舌战群儒,说服孙权联刘抗曹,赤壁之战一触即发。关羽奉命率水军在乌林截击曹军,陈默跟着关羽在船上,心里既紧张又兴奋——这是决定天下大势的一战。

“胡班,” 关羽叫住他,“曹军战船用铁索连在一起,周瑜定是要用火攻。你带着后勤队,把粮草运到南岸,给周仓的人补给,还要准备些救火的工具,以防曹军反扑。”

“将军放心!小人定不辱命!” 陈默领命,带着后勤队往南岸走。江面风大浪急,运粮船摇晃得厉害,陈默怕粮草湿了,便让士兵们用油布把粮袋裹紧,自己则站在船头,指挥船只避开暗礁——他还在船上放了几个木桶,里面装着石灰,遇到漏水的地方,就用石灰堵住,减少损失。

等他们把粮草运到南岸,正好遇上周瑜的火船冲向曹军战船。江面上火光冲天,曹军士兵纷纷跳船逃生,惨叫声不绝于耳。关羽率军截击,斩杀了不少曹军士兵。陈默则带着后勤队,给受伤的士兵包扎伤口,还煮了热汤给他们喝。

战后,曹操率残军往华容道逃跑。刘备派关羽去截击,陈默跟着关羽去了华容道。他知道关羽会放曹操,心里很纠结——放了曹操,日后会有更多战乱;可不放,又违背了关羽的忠义。

“将军,” 陈默忍不住道,“曹操是奸雄,若放了他,日后必成大患。”

关羽叹了口气:“某知道,可曹操当年待某不薄,若杀了他,某心里不安。再说,曹操若死,北方必乱,到时候受苦的还是百姓。”

陈默沉默了——他知道关羽说得对,这乱世,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果然,曹操率残军来到华容道,见关羽拦路,便哭着求关羽放他一马。关羽心软,最终放了曹操。回去的路上,陈默没多问,只是递上热汤:“将军,喝碗汤暖暖身子吧。”

关羽接过汤,看着陈默:“你这小子,话不多,却懂分寸。某没看错你。”

第六章 镇守荆州 后勤立威 拒关平破规矩

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荆州,任命关羽为襄阳太守,镇守荆州。陈默也跟着升了官,成了“后勤从事”,管着荆州的兵器库和粮草营。他知道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不敢有半点马虎——每天早上,他都要去兵器库检查,看有没有锈蚀的兵器,有就立刻让人磨;粮草营则按士兵人数分配粮草,绝不多给也不少给,还在粮草堆旁放了干燥的草木灰,防止粮草发霉。

有一次,关羽的养子关平来兵器库领刀,想多领一柄给亲卫。陈默却不肯:“少将军,兵器库有规矩,每人只能领一柄,多领需将军的手令。小人不敢破例。”

关平有些生气:“你不过是个后勤从事,还敢拦我?我乃将军的养子,多领一柄刀怎么了?”

陈默却不卑不亢:“少将军,规矩是将军定的,若是小人破例,其他士兵也会跟着学,到时候兵器库就乱了。您若是有将军的手令,小人立刻给您拿;若是没有,还请少将军莫要为难小人。”

正巧关羽路过,听了这话,不仅没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