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关帝庙前穿古越今
癸卯年秋,洛阳关帝庙的银杏落了满地金。陈默蹲在偏院那方不起眼的青石碑前,指尖拂过碑上模糊的刻字——“汉参军胡班之墓——从云长,辅武侯,忠烈一生,不负汉室”。
他是郑州大学历史系大三学生,趁周末来关林做课题,翻遍史料才找到这处记载胡班的碑刻。《三国演义》里,胡班本是荥阳太守王植麾下,因敬关羽忠义私放其过关,后投蜀汉随关羽征战,却只寥寥数笔。此刻风卷银杏叶落在碑顶,陈默忽然一阵眩晕,眼前的碑刻竟泛起金光,耳边似有马蹄声、刀戈声交织,再睁眼时,黄沙扑面而来,粗布麻衣裹着身子,手里还攥着半块发霉的麦饼。
“胡小子!发什么呆?头目的马该喂了!” 粗哑的吼声砸过来,一个满脸横肉的匪兵踹了他小腿一脚。陈默踉跄着起身,脑子里炸开——他穿成了芒砀山匪寨的杂役胡班!
这是建安五年,关羽正从许都动身,往河北寻刘备,按路线,过不了多久就会途经芒砀山。陈默掐了把自己的大腿,疼得咧嘴——不是梦。他摸了摸怀里,竟还揣着那枚从关林买的青铜关帝像,掌心大小,关羽丹凤眼、卧蚕眉的模样清晰可见。
“得想办法见到关羽,跟着他才有活路。” 陈默心里盘算着。他知道这匪寨要劫的“官差”就是关羽,也清楚匪首的下场。当晚他故意挨了顿打,借着去后山砍柴的由头,摸清了山寨的布防:正门有二十个匪兵值守,西侧有个密道通往后山粮草库,那是山寨的软肋。
天刚亮,山下传来赤兔马的嘶鸣。陈默挑着水桶往寨门凑,远远就看见那抹熟悉的绿袍——面如重枣,唇若涂脂,青龙偃月刀斜挎在马鞍上,正是关羽!
“来者何人?敢闯我芒砀山寨!” 匪首提着鬼头刀喊话,声音却发颤。
关羽勒住马,声如洪钟:“某乃汉寿亭侯关羽,奉丞相令往河北寻兄。尔等若识相,速速让开;若要拦路,某这刀可不认人!”
匪首硬撑着喊“兄弟们上”,陈默当即扔下水桶,朝着关羽的方向冲:“将军救我!这伙匪寇掳我上山,小人知道山寨密道,可带您烧粮草!”
匪兵举刀砍来,关羽身后的周仓策马迎上,一刀挑飞匪兵的刀。陈默扑到关羽马前,跪地道:“将军,西侧密道直通粮草库,烧了粮草,匪兵必乱!”
关羽凤眼微眯,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虽面黄肌瘦,眼神却亮得很。他对周仓道:“你带十人随他走密道,某从正面破寨。”
陈默领着周仓往密道跑,粗布裤被荆棘划破也顾不上。密道里漆黑,他凭着记忆在前面引路,摸到粮草库时,周仓的人点燃火把,陈默赶紧搬来干草堆在粮袋旁:“周将军,粮草堆得密,烧起来快!” 火光冲天时,山寨里果然传来慌乱的叫喊,关羽趁机率军冲寨,半个时辰就平定了匪患。
寨门前,关羽看着跪在地上的陈默:“你叫胡班?为何会在此地?”
陈默把早已编好的说辞托出:“回将军,小人本是兖州铁匠之子,父亲去世后,跟着商队去徐州谋生,没成想遇了劫。若不是将军,小人早成了刀下亡魂。” 他顿了顿,鼓起勇气道,“小人会打铁,还识些字,愿追随将军,哪怕只是劈柴挑水,也甘心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