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们的主人公,艾拉,正是在母亲近乎哀求的催促下,来到了这里。她拥有一份令人艳羡的端粒报告,评级为罕见的“A+”。

这意味着,即便不进行任何额外保养,她的自然寿命也极长,且端粒活性极高,是市场上最优质的“资产”之一。

会所内灯光柔和,衣香鬓影。但交谈的内容却冰冷得令人窒息。

“林小姐,您的端粒衰减率数据显示非常优秀,请问您的母亲是否也拥有长寿基因?这关乎遗传稳定性。”

“王先生,您提出的‘婚前端粒使用权部分预授’条款,我们需要谈谈。首次提取必须在婚后第三年,且每年不得超过0.5单位,这是我们的底线。”

艾拉感觉自己像一件被剥开包装、仔细检验的商品。她的学识、她的性格、她的梦想,在对方眼中,似乎都只是这件名为“优质端粒载体”的商品的附加赠品。

自我的囚笼

艾拉结识了索菲亚,另一位“A+”级女性。

索菲亚似乎已完全适应了这套规则,她游刃有余地周旋于追求者之间,精确计算着每一次微笑、每一次共舞所能带来的“估值提升”。

“别犯傻,艾拉,”索菲亚轻晃着酒杯,眼神锐利而疲惫,“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优势,为什么不利用它撬动最大的利益?爱情?那是穷人才需要纠结的奢侈品。我们的身体,就是最强大的股权。”

艾拉感到一阵恶心。这优势仿佛一个金色的囚笼。社会一边将她捧上神坛,视为生命与繁荣的象征,一边却又明码标价,试图将她囚禁在“贤妻良母”和“端粒提供者”的角色里。

她的价值,被简化成了染色体末端那一小段序列。

另一条路?

并非所有女性都选择进入这个交易市场。一股暗流正在涌动。

一些激进女性组织提出了“自主端粒管理”理念,鼓励女性拒绝将其端粒价值捆绑于婚姻家庭,而是将其视为完全属于自身的、可供独立支配的资本。

她们学习金融知识,成立女性互助基金,在最合适的市场时机集体捐赠或持有端粒,以获得经济独立,摆脱传统性别角色的束缚。

然而,这条路同样荆棘密布。独立捐赠意味着承受社会“不爱惜生命”的指责,以及可能伴随的风险。

情感端粒勒索与“端粒骑士”

“你爱我吗?爱我就为我献出生命!” 这不再是一句夸张的抒情,而是一份可以摆在端粒银行柜台前,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

年轻人,尤其是端粒质量相对普通、却渴望与拥有“高级资产”的女性建立关系的男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情感与道德压力。

一种新的社会现象悄然滋生,被称为“情感端粒勒索”或“端粒PUA”。一些心怀叵测的人会精心编织情感罗网,诱使对方为表“真心”,进行端粒捐赠。

证明你的爱:成为关系中常见的胁迫语。“别人的男朋友都愿意为女友捐赠一个单位的端粒,你呢?你根本不爱我!”

“端粒骑士”:网络上出现了一个悲壮的群体,他们大多是年轻男性,以为自己“女神”捐赠过端粒为荣,晒出捐赠协议和到账截图,仿佛中世纪为贵妇献上战利品的骑士,换取短暂的青睐和虚荣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