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替他高兴,心里却深深叹了口气。

如果当初,我也像沈晴那样,勇敢地朝他迈出一步,现在站在他身边的,会不会是我?

可我心里知道,我永远也成不了沈晴,我笑不出她那样恣意张扬。

对着镜子,我使劲咧开嘴,扯出一个大大的笑。

镜子里的脸,僵硬又陌生。

我立刻抿紧嘴唇,甚至开始庆幸自己没有主动。

像我这样的人,连喜欢都说不出口,又怎么可能真的拥有什么呢?

4 旧日时光

我没再关注两人,却在高三前夕得知,沈晴因为成绩太差,放弃了高考出了国。

而陆铭禾在学校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我以为他已经陪沈晴出国了,却在寒假之后,再也没请过假。

后来我才听说两人分手了,沈晴在国外做起了自媒体账号,事业发展的红红火火,两人的感情再不复从前。

陆铭禾又成了图书馆的常客,和我一样。

只是这次,他不再缩在角落。

他手里捧着的书,也早已从那些引人入胜的国内外小说,换成了厚厚的金融专著——和我不同。

而我本以为,他该是和我一样的。

这份笃定,源于我们的童年,我和他,从小就相识了。

那时,两家还算是世交,父母关系尚可,我们便常常被放在一处。

我的父母恩爱非常,我就像他们甜蜜世界里一个偶然的闯入者;

而他的父母则日复一日地争吵,激烈到无暇分给他一丝目光。

我们都拥有名义上的父母,却像两个无人认领的小小孤儿。

是他教会了我如何从书页间汲取力量。

那些本该由父母言传身教却缺失的东西——

如何面对孤独,如何理解世界,如何安抚自己,是他引领我,在字里行间笨拙地摸索着学会了。

只是,他没能告诉我,那份得不到的爱,该去哪里找寻。也许小小的他,自己也无从知晓吧。

后来,我的父母索性环球旅行起来,将我托付给管家;他的父母则陷入愈演愈烈的争吵,在离婚的边缘摇摇欲坠。

我们两家像断了线的风筝,越飘越远,断了音讯,也断了相见。

而我唯一牢牢记住并贯彻的,是他教会我的事。

我把所有的时间都埋进书堆,学着像一个「正常人」那样呼吸、生活、存在。

升入高中的第一天,我就认出了他,心底藏着些微妙的、属于少女的执拗与期待,我总盼着他能先一步认出我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期待渐渐冷却成沉默,我终究是没能等到。

高中三年,除了那句图书馆角落里的「谢谢」,我们再无言语。

5 联姻之始

我以为和陆铭禾的交集到此为止,因为他自从和沈晴分手后,就再也没谈过下一段恋爱。

大学毕业后,他接下了陆氏集团,沈晴在国外出道,演起一些小角色,而我拿着父母因为愧疚打来的钱安心做起了无业游民。

我以为陆铭禾一直在等沈晴回国,谁知他却提起联姻,提到我父母面前。

父母当时还在伦敦旅游,对我满是歉意,说如果我不愿意,他们可以一口回绝。

很奇怪,当我对父母的爱不再报以期待后,他们对我的愧疚中却藏着那一点爱。

只是我已经不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