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李美人又惊又喜,正要谢恩,忽听门外太监通报:“陛下,杨妃娘娘遣人送来参汤,说是见陛下日夜操劳,特意熬制的。”

皇帝微微皱眉:“告诉她,朕心领了。”

太监迟疑道:“送汤的嬷嬷说,杨妃娘娘嘱咐,参汤需趁热饮用方有效用...”

皇帝不耐地摆手:“放下吧。”

李美人见状轻声道:“陛下,杨妃姐姐也是一片心意,莫要辜负了。臣妾为您盛一碗可好?”

皇帝面色稍霁:“爱妃总是这般善解人意。”

李美人盈盈起身,纤指执起玉碗,盛了参汤,小心翼翼捧到皇帝面前。

参汤热气氤氲,带着淡淡的药香。皇帝接过碗,正要饮用,忽见李美人腕间一串红玉手镯,在明珠光辉映照下,竟泛出诡异血色。

“这手镯...”皇帝顿了顿。

李美人忙道:“是臣妾入宫时家母所赠,说是祖传之物,能保平安。”

皇帝点头,将参汤一饮而尽,随后将美人揽入怀中:“今日朕就留在这儿了。”

红烛高烧,帐暖春宵。谁也没注意到,窗外一道黑影悄然离去。

翌日清晨,皇帝早起临朝。李美人送至宫门,方才回转。

贴身宫女小翠一边为她梳妆,一边轻声道:“美人,昨日杨妃送来参汤,奴婢总觉得不妥。今后外人送来的饮食,还是...”

李美人对着铜镜莞尔:“傻丫头,在这储秀宫中,难道她们还敢下毒不成?再说,陛下不也喝了吗?”

小翠欲言又止,终是叹了口气。

梳妆毕,李美人忽觉腹中隐隐作痛,以为是昨夜着凉,并未在意。直至午时,疼痛愈加剧烈,竟呕出一口黑血!

“美人!”小翠吓得面无人色,急唤太医。

太医匆匆赶来,诊脉后面色凝重:“美人这是...中毒之象!”

“中毒?”李美人虚弱地喘息,“怎会...”

话音未落,她又连呕几口黑血,染红了胸前衣襟。小翠哭喊着为她擦拭,却发现血迹竟渐渐变成诡异的墨绿色。

太医冷汗涔涔,开方煎药,却束手无策:“此毒古怪,老臣行医数十载,从未见过...”

消息传到前朝,皇帝勃然大怒,罢朝直奔储秀宫。到时只见李美人面色青紫,气若游丝。

“爱妃!”皇帝冲至榻前,握住美人冰冷的手,“是谁?是谁害你?”

李美人嘴唇颤动,却已说不出完整句子,只死死盯着窗外方向,眼中尽是不甘与怨恨,终是香消玉殒。

试读35%

皇帝悲痛欲绝,下旨严查。然而所有经手参汤之人皆已灭口,杨妃李妃又有不在场证明,最终只能处置几个下人作罢。

李美人下葬那日,狂风大作,吹得旌旗猎猎作响。一口薄棺从侧门抬出,葬于妃陵最偏僻处。不过半月,紫禁城中已无人再敢提及这位曾经得宠的美人。

唯有储秀宫东暖阁,夜深人静时,偶尔传出压抑的啜泣。

一月后的雨夜,储秀宫守夜太监声称看见一道红影飘过李美人生前所居暖阁。初时无人相信,只道是他眼花。

不料几日后,两名巡夜侍卫在经过御花园时,同时看见海棠树下立着一个红衣女子。

上前查问时,那女子倏然消失,只留满地花瓣无风自动。

流言悄然蔓延。有人说李美人冤魂不散,有人说她生前最爱红衣,死后化厉鬼索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