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站起身,跟着春桃回了西厢房。回到房间后,林薇才感觉浑身无力,刚才处理伤口时高度集中注意力,耗费了她太多的体力。她躺在床上,很快就睡着了。
不知睡了多久,林薇被一阵敲门声吵醒。她睁开眼,看到春桃端着一碗药走了进来:“姑娘,你醒了?这是萧大人让人给你煎的补药,说是让你补补身体。”
林薇坐起身,接过药碗。药汤呈深褐色,散发着一股中药的苦味。她皱了皱眉头,还是捏着鼻子喝了下去。
“姑娘,萧大人对你可真好。” 春桃一边收拾药碗,一边笑着说道,“自从你来了府里,萧大人每天都要问好几遍你的伤势,还特意让厨房给你做你爱吃的菜。刚才你给小五处理伤口,萧大人一直在门外等着,担心得不行呢。”
林薇闻言,脸颊微微发烫,心中却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萧景琰对她很好,但她一直把这份好当成是朋友之间的帮助。可春桃的话,却让她忍不住多想 —— 萧景琰对她,仅仅是朋友之间的关心吗?
她摇了摇头,把这个念头压了下去。她现在连自己的身世都不知道,又怎么能考虑这些儿女情长呢?而且,萧景琰是大理寺评事,身份尊贵,而她只是一个来历不明的女子,两人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接下来的几日,林薇每天都会去看望小五。小五的伤势恢复得很快,在林薇的精心护理下,没过几天就能下床走路了。小五对林薇感激不尽,一口一个 “林姑娘救命之恩”,让林薇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萧景琰因为小五受伤的案子,变得更加忙碌。但他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看望林薇,有时会和她聊聊天,问问她在府里住得习不习惯,有时会给她带来一些长安城的新奇玩意儿,比如精美的胭脂、好看的丝绸。
林薇每次都婉言谢绝,但萧景琰总是说:“这些都是不值钱的小东西,你就收下吧,就当是我谢谢你救了小五。”
林薇盛情难却,只好收下。她心中对萧景琰的好感越来越深,但她一直克制着自己的感情,不敢表露出来。
这天下午,萧景琰处理完公务,回到府里,见林薇正在院子里看书,便走了过去。他看到林薇手里拿着的是一本《伤寒杂病论》,有些惊讶地说道:“林姑娘,你也喜欢读医书?”
林薇抬起头,看到萧景琰,连忙站起身:“萧评事,你回来了。我只是闲来无事,看看医书打发时间。”
萧景琰在她身边坐下,拿起桌上的《伤寒杂病论》,翻了几页,说道:“这部书是张仲景所著,乃是中医的经典之作。我记得孙大夫也很推崇这部书。”
“是啊,” 林薇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光芒,“张仲景的辨证论治思想,对后世医学影响深远。我觉得,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应该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萧景琰惊讶地看着林薇:“中医?西医?这西医是什么?”
林薇这才意识到自己又说错话了,连忙解释道:“哦,我是说,有些地方的医术和我们这里的医术不一样,我把它们叫做西医。其实,无论是哪种医术,只要能治好病,就是好医术。”
萧景琰点了点头,赞同地说道:“姑娘说得有道理。医者仁心,只要能救死扶伤,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是好的。对了,林姑娘,你既然懂医术,有没有想过以后行医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