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回到了老家,我爸就中止了学业。
没办法,我三岁的时候,他说话还带着东北口音。
就因为这事儿,他放弃了学业,当起了农民。
身材弱小的他,当农民不是太够格。
可问题是,那时候的人,够格不够格,也得干。
于是,父亲到了年龄,开始成家立业。
或许是因为有学问的原因,我二叔三叔成家立业的事情,都是我爸操持着。
我爷早早的就当了甩手掌柜。
后来,我出生了。
再后来是招娣,喜得,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我爸代替了我爷的角色,我妈也代替了我奶的角色。
二叔和三叔家一共四个孩子,从头到尾都是我妈在医院伺候的。
按道理说,这么大的恩情,不说还,但也不能恩将仇报吧?
可二叔偏偏就是这样的人。
……
他瞧不上我爸,觉得我爸没力气。
所以,除了用得上我爸的时候,喊上一声哥,其他的时候都是爱搭不理的。
用我妈的话讲:这就和家里的狗一样,用得着扔个饼子,用不着不管不问。
甚至于,没事儿,还会上来踢两脚。
二叔就是这样的人,不去惹他,他也会没事儿找事儿的去惹你。
我两家一墙之隔。
我家的石榴树长起来了,树枝太茂盛。
害怕遮挡他们家的阳光,所以就锯下了那个分枝。
分枝落在了他家院子的空地上,没有损坏任何的东西。
我爸就去他家拿了出来。
正巧赶上我二叔喝了点酒,不由分说的就要揍我爸。
我爸嫌丢人,只是往回走,他在后面不停的追赶。
如果不是邻居的叔叔呵斥住了他,他俩绝对能打起来。
我两家不仅房子挨着,田地也挨着。
一到播种的时候,就各种找事儿。
这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而真正让我们不搭腔的原因,还得从我的儿子说起。
……
生我儿子的时候,正好赶上过年。
这算是双喜临门了。
那段时间,我们一家人都其乐融融的。
过了年,我爸自己回了老家。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兄弟三哥都成家立业了,我爷爷奶奶的一些亲戚需要走动。
他们就轮着走。
那年正好赶上我家。
我爸为了早早的回来看他孙子,就打算一天走两家。
第一家走完之后,准备去第二家的时候,发现酒不够了。
于是,就从我爷爷家拿了两瓶。
而且,明确的告诉我爷爷,回来就给他买。
我爷爷不让,因为那时候他也不怎么喝酒了。
结果,我二叔的电话就打到了我这里。
说我爸不能这样,老人的东西怎么能随便拿?
而且,这酒还是人家亲戚送来的,还要给人家压回去。
老家习俗,带的东西不全留下,留一半,压一半带回去。
这些事情我都懂,于是,我问了这是谁拿来的酒。
当听说是我奶奶的侄子拿来的之后,我的火噌的一下就上来。
来人喊我奶奶姑姑,这种姑舅亲的关系,可不需要往回拿的。
往回拿,那等于是打脸。
我给二叔解释了一下,表示这样没问题。
可他依旧不依不饶,开始给我数落我爸的不是。
就好像大半辈子,他一直是吃亏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