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这套邮票现在还不起眼,市场价只要五十块一套。但我知道,到了九十年代中期,这套邮票会涨到几万块一套。

在西单邮票市场转了一圈,我总共买了二十套《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花了一千块钱。剩下的二百块,我全部换成了《西游记》邮票。

"小伙子,你眼光不错啊。"卖邮票的老头冲我竖起大拇指,"这些邮票将来肯定能涨。"

我笑笑没说话。如果他知道这些邮票将来能涨到什么价位,估计打死也不会卖给我。

从邮票市场出来,我又去了趟银行,把剩下的钱全部存了定期。1990年的定期存款利率是百分之十点八,虽然不如投资邮票的收益高,但也是不错的选择。

做完这些,已经是下午了。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心情前所未有的轻松。

"建国?真的是你啊!"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我回头一看,是我的老同学张伟。他穿着一身中山装,头发梳得油光水亮,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样。

"张伟,你怎么在这儿?"我站起来和他握手。

"我在附近的外贸公司上班,刚下班路过这里。"张伟打量着我,"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儿?苏雅呢?"

"离了。"我简单回答。

张伟愣了一下,然后露出同情的表情:"兄弟,节哀顺变。苏雅那女人眼高手低,配不上你。"

我心里暗笑,张伟这人就是这样,见风使舵。当初苏雅嫁给我的时候,他还夸过苏雅漂亮有文化呢。

"没事,聚散随缘。"我拍拍他的肩膀,"倒是你,在外贸公司混得怎么样?"

"别提了。"张伟叹口气,"国营企业嘛,死工资,没什么前途。我正琢磨着要不要下海做生意呢。"

"下海?"我故作惊讶,"那可是很冒险的啊。"

"富贵险中求嘛。"张伟压低声音,"我听说深圳那边机会特别多,随便做点什么都能发财。"

听到深圳,我心里一动。苏雅现在应该已经到深圳了吧?不知道她现在过得怎么样。

"深圳确实不错。"我点点头,"不过风险也大,你要是真想下海,不如从北京开始。"

"北京?"张伟摇摇头,"北京能有什么机会?这里管得严,什么都要按规矩来。"

我笑而不语。张伟这人目光短浅,看不到北京的潜力。1990年的北京,虽然比不上深圳那么开放,但机会绝对不少。特别是房地产市场,马上就要起飞了。

"对了,你现在住哪儿?"张伟问道。

"还是原来那个地方,筒子楼。"

"那地方不错啊,二环边上,位置好。"张伟眼睛一亮,"要不你把房子卖给我?我正愁没地方住呢。"

我心里冷笑,张伟果然是见缝插针。不过他这个提议倒是提醒了我,现在确实是买房的好时机。

"卖房子干什么?我还要住呢。"我摇摇头,"不过你要是真想买房,我倒是可以给你介绍个地方。"

"什么地方?"

"复兴门附近有个新楼盘,叫金茂花园。开发商急着回款,价格很便宜,一平米才八百块。"

这是我从上一世的记忆里知道的信息。金茂花园在九十年代中期会成为北京的豪宅区,房价会涨到好几千一平米。

"八百块?"张伟咋舌,"那也不便宜啊,一套房子得好几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