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川死死地盯着照片上那几张笑容满面的陌生脸孔,心里头,一股说不清的凉意,顺着脊椎骨就往上爬。
那一年的年终分红,他第一次感觉到了巨大的落差。
账面上的数字,漂亮得晃眼。
可真正打到他个人账户上的金额,跟去年比,硬生生地少了将近三分之一。
他去找财务核对,对方支支吾吾,只说是“根据新股东协议,调整了分红方案”。
至于具体细节,一问三不知,最后只推说是“沈总亲自批准的”。
顾川压下心里的那股邪火,决定直接去找沈辉谈一谈。
那天下午,他推开沈辉办公室那扇厚重的红木门,却发现里面坐着三个西装革履的陌生男人。
桌上摆着几份厚厚的文件,还有一摞烫金的名片。
沈辉正满面春风地举着酒杯,跟其中一个碰杯:“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合作愉快!”
顾川站在门口,脚步像是被钉住了。
沈辉一回头,看到了他,眼神里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意外,但很快就被热情的笑容所掩盖。
“老顾,你先等我一下。我跟几位新股东聊完,咱们哥俩再好好掰扯掰扯。”
新股东。
这三个字,像三颗冰冷的石子,一颗接一颗地砸进了顾川的心湖,泛起一圈又一圈冰冷的涟漪。
他静静地在门口站了两秒钟,一言不发,转身离开。
走廊里的灯光有些晃眼,他隐约感觉到,那份曾经坚不可摧、笃信不疑的伙伴关系,正在悄无声息地,裂开一道深不见底的缝隙。
---
从那天起,顾川开始留心公司的股权变化。
可他越看,心里就越不是滋味。
沈辉的动作,几乎就没停过。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股东入驻”的消息传来。
有的,是本地知名的企业。
有的,是外地来的投资公司。
甚至还有几家名不见经传的初创团队负责人。
每一次引入新股,都伴随着公司估值的一次“飞跃”。
账面上的数字,看上去越来越漂亮,仿佛公司正坐着火箭,冲向一条康庄大道。
但顾川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这意味着,他手里那51%的股份,正在被一点一点地稀释成一堆废纸。
最让他感到警觉的,是他无意中,在碎纸机里看到的一份没有完全粉碎的股权转让书。
那份文件格式严谨、条款细密,但在分配比例和股东权责上,却明显地、毫无道理地向沈辉一方倾斜。
更重要的是,这份协议的签署时间!
正好是他们几个月前,第一次谈融资的前后。
换句话说——沈辉,在他顾川签下那份“保证持有51%股份”的合同的同时,就已经在背后,紧锣密鼓地布局这一切了。
那一刻,顾川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地攥住了,攥得他喘不过气来。
回到家,妻子正在厨房里收拾。
听完他的叙述,她擦了擦手,冷笑了一声。
“我早就跟你说了,从你们创业第一天起,你就不该百分之百地相信那个沈辉。”
“他那个人,心思深得很,你以为你们还是大学里睡上下铺的兄弟?你根本玩不过他那花花肠子!”
顾川皱着眉,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甘:“可我们认识二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