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桌子椅子都是从二手市场淘换来的,暖气更是个摆设,时有时无,冻得人直哆嗦。

可就算是这样,顾川心里头,还是热乎的。

他觉得,这是属于他们的“根据地”。

---

头几年,那日子,真不是人过的。

为了接单子,他们俩简直是饥不择食。

从小区里头的导视牌,到连锁快餐店的整体空间设计。

从展会的临时布置,到别人家里的装修定制。

只要给钱,能结账,他们就接!

顾川经常通宵达旦地画图,眼睛熬得跟兔子似的,布满了血丝。第二天,还得顶着熊猫眼,陪着沈辉去见那些吹毛求疵的客户。

沈辉呢,一边要在外面维持着“沈总”的体面,穿着借钱买的西装,人模狗样。

一边又得在各个供应商之间当孙子,陪着笑脸,磨价格、赶工期、处理各种狗屁倒灶的突发状况。

一个主内,一个主外。

这种互补的搭档模式,竟然真的让他们在这座吃人的城市里,一点点地站稳了脚跟。

到了第三年,他们的“原点设计”工作室,在本地总算是小有名气了。

公司从三五个人,慢慢扩充到十几号人,再到几十号人。

2014年,他们终于鸟枪换炮,在市中心的甲级写字楼里,租下了一整层!

挂上崭新公司牌子的那天,顾川看着玻璃门上“原点设计”四个大字,心里酸酸涨涨的。

他扭头看了一眼身边的沈辉,沈辉也正看着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那时候的阳光,真好。

公司规模越来越大,顾川的角色,却始终没变。

他还是那个技术和设计总监,骨子里,他就是个匠人。

他给自己立了个规矩:“只管产品,不碰管理。”

财务、人事、运营、销售……这些乱七八糟的破事儿,他一股脑儿地全甩给了沈辉。

他信沈辉。

信这小子的能力,更信他的人品。

所以,他几乎不过问公司的管理流程,连每个季度的财报,都只是走马观花地扫一眼,签个字就完事。

那些年,公司的氛围是真的好。

沈辉在外面觥筹交错,拿下一个又一个的大单子。

顾川在里面带着设计团队,做出一个又一个让客户拍案叫绝的作品。

一个动,一个静。

两个人就像是精密的齿轮,严丝合缝地咬合在一起,推动着公司这台机器,轰隆隆地往前跑。

然而,机器越跑越快,有些齿轮,就开始悄悄地,变形了。

---

3 暗流涌动

转折点,是2019年的春天。

公司接了个大活儿,是跟一家跨国企业的长期合作项目,标的额高得吓人。

项目刚启动没多久,顾川就咂摸出不对劲儿了。

技术方案,一改再改,颠三倒四。

客户的需求,总是被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给调整了,变得不伦不类。

内部的预算,更是被频繁地压缩,搞得他束手束脚。

最让他想不通的是,他手底下几个最得力的核心设计师,突然就被调离了项目组,换上来的,全是些经验明显不足的愣头青。

顾川第一次,产生了想去翻看合同和预算明细的冲动。

可当他走到沈辉那间豪华的办公室门口,看到里面堆积如山的文件,听到沈辉在电话里跟人谈笑风生、游刃有余的样子,他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