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轻轻的坐下,脸色看起来很疲惫,我转头望去,好陌生的感觉。
或许是感受到了我的目光,她转头看了看我,很勉强的露出了笑容。
我很难过。
我好像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喜欢她。
她好像也不是很在乎我。
我炽热燃烧的青春好像被一盆冷水浇了个底朝天。
12
我还是喜欢小方。
可我不觉得她也喜欢我。
这是我总是患得患失的想法。
尽管所有的同学都说她是喜欢我的,她对我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但我还是难以想象,我这样一个卑微到泥里去的人,到底有什么值得她喜欢的呢?
回来之后的她不再像从前那样和我打闹,她开始变得温柔,亲切起来。
我讨厌这样的她。
这让我想起了我曾经那个总是笑脸盈盈的班长。
她们告诉我应该和她表白,
我不敢。
我不敢想象表白失败后的尴尬场面,我还是没有找到她喜欢我的原因。
我想到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表白应是胜利前的香槟,而不是作为小丑的锣鼓。”
尽管她们总是苦口婆心的告诉我把握机会,但我总觉得她们只是想看我作为小丑的表演。
13
我好像确实是一个胆小的人。
从高二到高三,再到高中毕业,小方依旧保持着对我的特殊对待,但我还是没办法奏响战歌。
直到小方约我一起填报志愿那天,她问我想报哪所大学?
我说:“那你呢?”
“我想去上海。”
我低下了头,我的分数不支持我去上海,省内的双非一本是我唯一的选择。
“省内吧。”
她看了看我,笑着说道,”你最有想去的是哪所?“
”师范吧。“
她顿了顿,很认真的说道:”那我报你学校对面的医学院好吗?“
我看着她的脸,她的脸颊慢慢的变得红润,我第一次感觉到她这么热烈的情感。
”我喜欢你!“
我认为这是我胜利前的冲锋号。
她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我还以为你永远都不会说呢!“
那天我牵着她的手离开,夏季的夕阳照在脸上,青春的篝火像那天的余晖一般沁人。
14
我从未觉得我的人生如此像是戏剧。
我差三分考上我们约定的大学,她差一分。
我留在了省内的学校,她”如愿“去了上海。
那个暑假最后一次见面的我们格外沉默,我们还太小,五百公里的距离在我们眼中太过难以想象。
离开的时候我摸了摸她的手背,
”我会经常去看你的。“
她笑了笑,脸色有些勉强,但还是说出了有意思的话,”不许喜欢别人。“
同样的夕阳下,我重重的点了点头,依依不舍的松开了她的手。
15
我和小林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宿舍里。
作为全专业最后报道的我俩,不仅成了室友还住在了对床。
小林的父母送他来上学,
而我则是一个人来到陌生的地方,
他的母亲总是说出一些我觉得有趣的话让我们嬉笑不得,我从未见过这样的父母。
我和小林很快成为了朋友。
他有一个在杭州异地的学妹,我有一个在上海的女孩。
我们有说不完的话题,他总是能很热烈的表达出他的情感,我真的很羡慕他。